在巨野縣田莊鎮,提起“牛倌”讓淑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憑著一股韌勁,把自己的養牛事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做成了規?;B殖,成了當地的“牛”人。
走進田莊鎮健碩養殖場,一頭頭強壯的牛兒排排站好,正在歡快地吃著草料。而場主讓淑東正忙著將混合著青儲飼料和玉米面的“營養餐”端給貪吃的牛兒們。
讓淑東說,四年前,他還在縣生產資料公司工作,經過朋友介紹,才開始走上養牛的道路。“我經過實地考察,感覺養牛這行還是有一定的發展前景的。”讓淑東說。
有了想法,讓淑東就開始上網查詢資料和養殖方法,并去菏澤、臨沂、鄆城多地進行實地考察,從品種的選擇,到管理經驗等,他都一一記在本上,放在心里。想法成熟了,讓淑東第一批選購了100多頭?;貋盹曫B。
“牛進場第一步就是要消毒,以防疫病傳入,否則后果不可設想。”讓淑東說,養牛最關鍵的是要精心、細心,對待它就像家人一樣。它的任何一個動作如果有異常,肯定就是生病了,需采取措施,及時治療。
“飼養員每天喂兩遍料,我必須都到場,就是看看有哪些牛不吃料,或者有沒有吃得少的,各方面都得細心地觀察。“在養牛的過程中,讓淑東還深深地認識到,養牛還要依靠科學技術,必須實行科學飼養,實行標準化養殖。為了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養殖技術,他積極參加縣畜牧局舉辦的各類養殖技術培訓班,并訂閱了科技報刊雜志,購買了大量科技養牛書籍,悉心鉆研,虛心求教。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心牽著牛鼻子走的讓淑東,終于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今年牛幼苗價格便宜,而且飼料也比去年便宜,節省了成本,利潤更加可觀。”王旭東說,眼下他的養殖場已有200多頭牛,并且已有部分母牛成功繁育出30多頭小牛,他每年的收入能達到4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