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天還沒有亮,鎮原縣種植戶陳琪和妻子踏著霜凍,來到了自家新建的蔬菜大棚,開始了一天的緊張工作。在商販到達前,他們要摘完4棚蔬菜。雖然起早貪黑,非常辛苦,但是大棚給予他們的回報卻頗為豐厚。
走進大棚,一股熱氣撲面而來,里面夾雜著菜花香味。陳琪夫妻兩人摘菜的手法十分嫻熟,配合也很默契,菜畦邊放著的十幾個菜筐已經裝了一大半。“我們經營大棚已經好幾年了,原來的大棚跟不上要求了。2015年后半年,政府為我們統一新建了大棚,我家建了4座,從薄膜、拱架到大棚建成,我們種植戶沒有掏一分錢,全部是政府免費投建的。”陳琪邊摘菜邊對記者說:“經營大棚是個細致活,從育苗、移栽、培土、灌水到收菜,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原來的大棚比較傳統,技術把關很難。現在好了,我們村接上了三相動力電,新改建了大棚,打了機井,溫度和濕度控制都很容易,如果出現病蟲害等問題,鄉上和村上的技術員會及時為我們解決,種植戶只管種菜數錢就行了。”
不到十一點,他們就裝滿了十幾框菜,整整齊齊地碼在路邊等待商販到來,最后一道程序就是數錢了。陳琪高興地對記者說:“和別人比起來,自己是辛苦點,起初種大棚,起早貪黑的,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收入也不怎么好,妻子的埋怨聲比較多。如今,政府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種植、銷售都不是問題了,我家的大棚功勞挺大的,供了一個大學生,家里全年的開銷全靠它們了。2015年我家種的高原夏菜收入了3萬多元,春節期間,這4棚蔬菜也很搶手,估計也能賣2萬多元。大棚掙了錢,妻子臉上的笑容也多了,我們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如今,在鎮原縣和陳琪一樣通過發展設施農業走上致富路的人越來越多了。村民們的“錢袋子”鼓了,過日子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截至目前,鎮原縣種植瓜菜27萬畝,2015年度新增設施瓜菜1650畝,瓜菜總產量達到38萬噸以上,實現收入4.5億元。貧困村發展設施瓜菜0.64萬畝,高原夏菜3.76萬畝,特色瓜菜6.4萬畝,瓜菜產量達到14.6萬噸以上,瓜菜產業為全縣農民提供人均純收入1000元以上,占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