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井研縣天云鄉瓦子坳村二組的山林間,看到一群小香豬正跑得歡,循著小香豬跑過的路線,筆者來到該村香豬養殖戶張小龍的養殖場。
去年,在外闖蕩多年的張小龍帶著這幾年攢下的積蓄回鄉創業。在鄉政府的幫助下,張小龍依托當地獨有的生態環境,在瓦子坳村租賃50余畝土地,并以每只1200元的價格從廣西引進6只巴馬香豬,建起了天云鄉首個香豬養殖基地。
創業之初,張小龍一邊學習一邊摸索,很快,養殖基地從原來的50畝發展到如今的百余畝,養殖規模也從最初的6只發展到現在的100只。“小香豬外形小、矮、短、圓、肥,頭部和臀部皮毛全黑,其它部位白色,活潑好動。”張小龍指著到處亂竄的香豬向筆者介紹,“小香豬沒有喂養飼料,吃的是玉米、包谷面、豬草,與普通家豬相比,肉質特別好,皮薄肉細。”
“在養殖過程中避免喂飼料或者其它生長激素,雖然長得慢一些,但更加綠色生態。就算肉價出現大的波動,小香豬的價格也不會很低,不用擔心血本無歸。”張小龍告訴筆者,目前出欄的香豬主要銷往樂山、成都等地,預計今年下半年可以賣50余頭,等明年母豬全部進入繁殖期,小香豬將大規模出欄,凈利潤預計可達10余萬元。
談起下一步養殖計劃,張小龍笑著說:“目前我正在申報商標,相關網站也正在建設中。如果其他村民有意,我將無償提供技術和種豬,帶領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信息來源:樂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