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提高蔬菜質量安全水平目標,今年徽州區在實施“菜籃子”民生工程中,大力推進大棚蔬菜標準園建設,著力打造優質、生態、高效標準化蔬菜示范基地,在豐富市民“菜籃子”的同時,促進蔬菜綠色增效、農民增收。
日前,走進徽州區巖寺鎮臨河蔬菜基地里,專業的技術人員正在一個個蔬菜鋼架大棚里忙著安裝噴灌設施和滴灌設施。記者現場看到,每個大棚噴灌安裝2根支水管,每隔2米左右安裝一個360度旋轉微噴頭;滴灌安裝8路滴灌帶,每隔30厘米有一個滴水點。技術負責人李云介紹說,安裝噴滴灌后,可以根據蔬菜需水量適時供水,不僅節約了用水,而且避免了土壤板結,從而促進蔬菜生長和延長蔬菜供應期。而一些已經安裝了噴滴灌的蔬菜大棚里,種上了蔬菜新品種,扦插了黃色誘蟲板,大棚外面還安裝了手搖卷膜器。
徽州區蔬菜辦負責人介紹,該區大棚蔬菜標準園建設主要是對現有的蔬菜基地實施蔬菜產業提升行動,即在完善蔬菜基地水、電、路的同時,示范推廣噴滴灌灌溉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和水資源利用效率;著重推廣綠色防控技術,通過生物農藥、殺蟲燈、誘蟲板、高溫悶棚的應用,切實提高蔬菜的品質;引進推廣生態栽培技術,引進蔬菜抗病良種,推廣輪作換茬、間套種技術、蔬菜嫁接栽培技術等,提高蔬菜產量;其次對主要蔬菜產品申報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注冊商標,推進品牌化銷售。據預測,大棚蔬菜標準園建成后,可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20%以上,單產提高10%以上,因此受到菜農們的歡迎。
據了解,徽州區有大棚蔬菜基地面積2500畝,按照“先示范、后推廣”的思路,今年,該區將完成260畝的大棚蔬菜標準園建設,其中巖寺鎮臨河蔬菜基地200畝、其它基地60畝;明年將在西溪南鎮再建一個百畝的大棚蔬菜標準園,示范帶動提質改造全區蔬菜基地,打造一個個蔬菜標準園,以實現蔬菜產業質量和效益雙提高。目前,已完成了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集中配送發放,太陽能殺蟲燈、誘蟲板及大棚噴滴灌設施安裝已過半,預計這個月底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