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楷是西寧市種子站農藝師,自2014年以來,他致力于湟源縣“三區”科技服務,與受援單位湟源縣和平鄉曲布灘村“國才種植專業合作社”共同確定了“以點帶面,輻射全縣”的蔬菜種植目標。通過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有關部門和群眾的好評。
試驗新品種,制定技術規范
根據曲布灘村氣候相對冷涼、土壤肥沃、環境潔凈、田間設施相對齊全,適合規模化種植高原喜冷涼特色露地蔬菜的特點,李生楷指導下曲布灘村流轉土地2000畝,新引進、試種蔬菜優良品種5個,設計不同栽培模式種植方案6個。最終紅筍、荷蘭豆、日本蠶豆、娃娃菜等4個品種獲得了成功,積累了第一手技術資料,形成了完整的栽培技術規范,據測算,種植特色蔬菜,平均每畝可獲得純收益2000―3000元,比種植傳統作物每畝可增收10倍以上。
培養農村復合型骨干人才,簽約訂單農業
李生楷開展服務以來,先后13次舉辦培訓班,講解實用技能,培訓人數220人(次),重點培訓技術骨干10名;推廣應用(荷蘭豆、紅筍、日本菜用型蠶豆等)栽培技術、無公害除草、綜合病蟲防治、測土配方施肥等先進適用技術4類7項。其中,通過解決腦山地區規模化種植存在的草害問題,每畝可節省人工成本200元。
2016年,李生楷指導湟源縣種植高原反季節蔬菜500畝,并邀請蘭州商家進行實地考察,于2015年12月簽訂訂單農業合同1份,為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注入了極大的活力。
牽頭建立優質青稞、油菜繁種基地
李生楷還積極建立繁種基地600畝,協助制定工作方案和開展田間操作,成功繁種10萬公斤,為湟源縣建立良種繁育基地。
2016年,專業合作社建立了以荷蘭豆、日本蠶豆、紅筍為重點的高原反季節蔬菜基地500畝,其中300畝為訂單農業。
李生楷估算,通過今后服務的繼續開展,可實現非常可觀的愿景:蔬菜生產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雇工,廣大農戶可在每畝耕地獲取平均1000元的勞務報酬。以種植甜脆豆為例,每年7-9月份需要連續采摘豆莢,每畝甜脆豆采摘人工費用可達到2500元,加上整地、播種等操作,總的工費可達3000以上,可為婦女、中老年勞力在家門口提供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