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碩果累累,走進臨澤縣沙河鎮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區,成片的鮮食蔬菜長勢旺盛、郁郁蔥蔥,一座座鋼架拱棚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瞧,這邊剛剛栽植的娃娃菜才伸出了幾枝嫩葉,那邊熙熙攘攘的工人已經開始收獲;這邊還在除蟲施肥,那邊卻已經開始耕地覆膜種植三茬……現場翻地、拉菜的大小車輛來回穿梭,產業工人們三三兩兩,除草、施肥、鏟菜、裝車,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年以來,該鎮把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蔬菜產業作為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持續加快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步伐,不斷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提升冷鏈物流裝備水平,著力拓展蔬菜市場,全鎮蔬菜種植規模持續擴大,精深加工水平進一步提升,蔬菜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步入快車道。
優布局促改革強勢推進產業發展
近年來,該鎮以市場需求和綜合效益為導向,積極推進政策創新,著力提升組織化水平,強化公共服務,不斷完善發展“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股份+合作社”和“底金+分紅+勞務收入”等多種經營模式,大力培育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采取直接投資、股份合作、訂單農業等形式,不斷鞏固提升現有蔬菜基地,發展一批帶動型蔬菜基地,輻射帶動周邊農戶連片種植,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并通過規范各經營主體運營行為,不斷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促進農村土地經營權向蔬菜種植企業、規模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大戶集中。不斷強化管理服務,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保障菜農合法權益,提升全鎮蔬菜產業的組織化程度。該鎮還積極推進市場信息、種植技術、生產資料等公開服務,統籌整合涉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集中改善蔬菜種植區域灌溉水渠、生產用電、道路通達、土壤地力等條件,提高蔬菜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配套水平。今年,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1.2萬畝,占到全鎮耕地總面積的26%,主導產業優勢進一步凸顯。至目前,該鎮已建成百畝以上高原夏菜標準園5個,發展各類果蔬專業合作社35家,家庭農場13家,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6萬畝以上;投資540萬元的3800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全面完工,投資800萬元的7000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建設項目已完成工程量的50%以上,蔬菜產業發展基礎保障能力進一步夯實,發展水平快速提升。
提質量重品質打造綠色名優品牌
該鎮注重從“優”,強化優質生產,建立“全面覆蓋、全程監督、權責明晰、精細管理、科學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持續推進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大力推進農產品安全質量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推行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產品條形碼制度,提高產品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該鎮通過制定蔬菜種植加工技術規范,實行標準化生產和加工,并建立生產記錄和銷售臺賬,實現生產檔案可查詢、產品流向可追溯,并不斷強化投入品管控和生產過程監管,持續開展農資使用專項整治,強化農資常態監督管理,推進“放心農資”進基地、進村社,從嚴把好蔬菜生產農資準入關;不斷加強對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冷庫蔬菜加工、貯存、銷售等環節的質量安全檢測和監督管理,強化“三品一標”蔬菜基地認證及標志管理,加快蔬菜產品品牌培育,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打造一批品牌蔬菜和名牌蔬菜,全力提升蔬菜產業的競爭能力。至目前,全鎮農資經營戶均建立產品質量檔案,在各生產基地、超市建設快速檢測室3個,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點3個,檢測各類蔬菜30多個品種,600多個批次,蔬菜質量監管水平不斷提升,各類有機、綠色、生態的蔬菜品種走俏市場。
強項目延鏈條穩步提升綜合效益
該鎮持續加快沙河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和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區的規劃建設,積極培育龍頭加工企業,引導蔬菜產品加工業集群發展。把發展蔬菜深加工作為推動全鎮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積極落實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各項政策措施,主動為企業發展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千方百計為企業發展壯大創造條件。通過招商引資、聯營聯合等形式,培育壯大一批聯結生產基地的加工型蔬菜龍頭企業,發展多形式的加工業,不斷提升尾菜商品化處理水平。著眼東南沿海市場需求,培植新型蔬菜加工企業,引進速凍蔬菜、脫水蔬菜、醬菜加工、蔬菜汁及飲料等新型蔬菜加工制品企業,加快冷貯設施建設,提高蔬菜貯藏保鮮能力;注重產業配套建設,大力扶持為蔬菜產銷配套的種子、棚膜、農藥、肥料、包裝箱、育苗盤、制冰、預冷庫、冷鏈等產業,降低蔬菜產銷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至目前,供銷百惠農產品物流園、三分地、五三果蔬專業合作社果蔬交易集散中心已建成,建設冷庫8座、庫容6.2萬噸,配套建設網套、保溫箱、制冰等加工車間,并協調引進四川周蘿卜公司醬菜加工、福建漳州百匯綠海公司蔬菜凍干、升華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5萬噸有機肥生產線等企業,加快尾菜處理,醬菜、凍干蔬菜加工等附加產品生產項目實施,從根本上提升產業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