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先是中秋節,后是國慶節,再加上9月里高溫干旱天氣,嘉興市區菜價一直居高不下,呈小幅上漲態勢。隨著國慶長假的結束,市場消費漸趨平靜,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蔬菜、淡水魚價格均有所下降。接下來秋意漸濃,氣溫適宜蔬菜生長,預計“馬大嫂”的菜籃子可以拎得輕一點了。
記者走訪禾城多處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發現,節后蔬菜價格有所回落,不少蔬菜的價格每斤在2元至3元,個別品種降到了每斤2元以下。“冬瓜現在每斤賣一塊三左右,前段時間要賣到兩塊多。”三水灣菜場一名攤主告訴記者。經了解,像包心菜、蘿卜、大白菜、青菜這些蔬菜品種的價格相對較為便宜,價格均在每斤3元以下。
不過仍有一些“貴族菜”讓市民望而生嘆。像蒜薹、四季豆、西蘭花、山藥的價格都在每斤7元左右,香蔥、香菜的價格更是高達每斤8元、10元,好在市民對這兩種蔬菜的消費量并不大,用量較多的是飯店、食堂等。
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10月7日的價格監測數據顯示,當天蔬菜零售價方面,受監測的25種蔬菜簡單平均價為每斤4.82元,相比10月3日和10月5日呈下降趨勢。據該中心人員預測,接下來蔬菜價格可能還會下降,“不出現極端惡劣天氣的話,秋天氣溫適宜蔬菜生長,價格有可能下來一點。”
據了解,9月份市區菜價屢屢呈現小幅上漲態勢,相比8月漲幅明顯。以9月26日的監測數據為例,當天市區農貿市場監測范圍內的25種蔬菜平均零售價為每斤4.84元,與8月26日的4.34元環比上漲11.52%;與2015年9月26日的4.32元同比上漲12.04%。
這主要是因為9月高溫持續時間長,本地部分品種蔬菜出現凋零或進入換茬期,同時由于晴熱少雨,蔬菜較容易發生病蟲害,造成本地蔬菜產量和上市數量略有下降;其次是外地客菜來禾數量雖然較多,但由于運輸成本(包括人工費用)有所上升,因而批發價格整體上漲。
另外,近來市區淡水魚價格相比夏季也便宜不少。進入深秋季節,郊區部分魚塘逐步開始對淡水魚種出塘捕撈,因此淡水魚上市數量略有增加;由于氣溫下降,淡水魚整個銷售運輸過程中的成本有所下降,損耗也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