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縣委副書記、縣長曹文率隊分別深入東英鎮的常年瓜菜基地,扶提西大蒜、葉菜類露天基地,臨城鎮的文芳村常年蔬菜基地項目及臨城鎮西門市場調研“菜籃子”工程建設及市場供應情況。曹文強調,要加強對設施農業、現代農業的規劃和建設,實施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開辟綠色通道,做好超市、農貿市場的對接,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建立從田頭到市場,甚至直接到居民餐桌的供應渠道,確保百姓“菜籃子”的充足供應。同時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強化常態化質量監測,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
在臨城鎮文芳村,曹文一行深入到該村常年蔬菜基地項目現場,認真察看了蔬菜種植情況,并聽取了項目負責人作基地建設情況匯報。
據介紹,臨城鎮文芳常年蔬菜基地面積500畝。其中文北村150畝,文南村200畝,德位村60畝,蘭威村70畝,理倫村20畝。往年主要種植青菜、大白菜、豇豆等品種。今年,為做好產業扶貧工作,引進了海南星偉農業發展公司,采取“公司+農民”的合作模式,生產種植圣女果、番茄。公司與種植戶共同承擔風險,共同投入,種植戶承擔前期種苗、肥料投資的50%,其余部分由公司投入,待收購時分2批扣除。公司負責開拓市場,跟農戶簽訂農業訂單,保底價收購農戶種植成果,并做到八個統一,即統一良種、統一農資、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采收、統一檢測、統一品牌、統一銷售。
曹文對該蔬菜基地這種采取“公司+農民”的合作模式表示肯定,并要求項目負責人要加快項目建設,帶動周邊貧困村民發展圣女果、番茄等瓜菜產業,盡快脫貧致富。
在東英鎮常年瓜菜基地,曹文認真聽取項目相關情況的匯報。
據介紹,東英鎮常年瓜菜基地種植面積約200畝,項目建成后年產各類瓜果菜達500多噸,將為我縣蔬菜市場發揮保供穩價的積極作用。
曹文指出,“菜籃子”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曹文強調,要加強對設施農業、現代農業的規劃和建設,實施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開辟綠色通道,做好超市、農貿市場的對接,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建立從田頭到市場,甚至直接到居民餐桌的供應渠道,確保百姓“菜籃子”的充足供應。同時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強化常態化質量監測,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
在扶提西大蒜、葉菜類露天基地,曹文認真向菜農了解蔬菜價格及銷路情況。
據了解,東英鎮扶提西大蒜、葉菜類露天基地是東英鎮發展特色農業的示范基地之一。該基地以種植大蒜為主,輪種菜心、西瓜、玉米等,面積720畝。
當得知大蒜的銷路很好,且價格較高時,曹文要求,今年有關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要協調解決基地擴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動農民種植大蒜,要繼續擴種扶提大蒜,建成千畝高標準大蒜基地,形成產業規模,促進農民增收脫貧致富奔小康。
在臨城鎮西門市場,曹文向攤主詢問攤位費、菜價和市場供應情況,了解市場的日常運營。
針對市場管理混亂,攤位亂擺亂賣現象,曹文要求,要加強市場監管,完善設施,成立農貿市場整頓小組,徹底整頓取締所有的馬路市場,并防止反彈,解決縣城內道路擁擠和臟亂差現象。
縣政府辦,縣發改委、財政局、農業局、縣供銷聯社、東英鎮等單位和部門主要負責人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