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逐步成為市場主流。近日,市農委出臺《關于推進“三品一標”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進一步擴大“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生產規模,強化“米袋子”“菜籃子”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監管。力爭用五年時間,實現“三品一標”獲證產品數量年增幅保持在6%以上,“三品一標”有效認證總數達800個以上,率先全省實現“三品一標”產品可追溯、品質有保障。
現狀
“三品一標”年產值過百億
寧鄉縣流沙河花豬、長沙縣羅代黑豬、大圍山水果……一大批“湘字號”綠色生態有機農業特色品牌聲名遠播,鄉里土雞蛋、鄉里茶油、放心糧油、有機蔬菜等綠色、生態農副產品,成為市場上備受青睞的“香餑餑”。
市農委質監處處長謝羅馬介紹,截至目前,長沙共有“三品一標”產品666個,占全省近25%,“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總量達到60萬噸,年總產值達138億元,總產值占全省的20%以上。
愿景
重點發展10大綠色食品產業
《意見》明確,未來五年,長沙將穩步提高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率、綠色食品續展率,到“十三五”末,全市“三品一標”有效認證總數有望突破800個。
“無公害農產品將重點抓好蔬菜、大米、生豬、家禽、水產等‘菜籃子’‘米袋子’產品,確保大宗農產品質量安全,適應國內市場準入的要求。”市農委負責人介紹,根據優勢和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將因地制宜重點發展蔬菜、水果、植物油、大米、飲品、茶葉、蛋類、湘蓮、特色畜禽、特色水產等10大類綠色食品產業,鼓勵環境良好的山丘區加快發展有機茶葉、有機水果,大中型水庫庫區和湖岔河壩大水面發展有機水產品。
重點扶持各地特色產業的地理標志登記,將用5年時間,實現全市地方特色農產品知名品牌基本上都登記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目標。重點培育一批“三品一標”食品生產基地,將打造“湖南湘都農業生態園”“寧鄉土花豬”“天巖寨柑橘”等一批規模大、品質優、品牌響的“三品一標”食品龍頭企業。
機制
不按標準生產的一律淘汰
根據《意見》,將加快推進“三品一標”信息化建設,鼓勵“三品一標”生產經營主體采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生產信息管理,實現生產經營電子化記錄和精細化管理。推動“三品一標”產品率先建立全程質量安全控制體系,開展“三品一標”產品質量追溯試點,讓消費者買得明白、吃得放心。
“產品質量和品牌信譽是‘三品一標’食品核心競爭力。”謝羅馬介紹,為進一步嚴格認證審核和監管程序,將健全淘汰退出機制,嚴肅查處不合格產品,嚴查冒用和超范圍使用標志等行為,對不按標準和規范生產的不合格“三品一標”食品基地嚴格實施退出機制。
名詞解釋
“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我國重要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無公害農產品立足安全管控,在強化產地認定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產地準出功能;綠色食品突出安全優質和全產業鏈優勢,引領優質優價;有機農產品彰顯生態安全特點,因地制宜,滿足公眾追求生態、環保的消費需求;農產品地理標志突出地域特色和品質特性,帶動優勢地域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