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11月,昆明周邊大部分成熟的梨樹上都已經沒有了果實的蹤影,盛產紅梨的安寧縣街的果園也一樣,就連專門銷售紅梨的禮義紅梨專業合作社的冷庫里也所剩無幾,要吃紅梨只有等明年了。昨天從縣街街道辦了解到:2016年該街道紅梨年產量5300噸左右,在市場價格相對稍低的情況下,紅梨年產值千萬余元,合作社倡導“互聯網+”、新聞媒體大量宣傳等形式多渠道銷售,并多層面做精 “種、產、銷”產業鏈,開拓出安寧紅梨產業發展新模式。
種梨 雨水足天氣給力紅梨增產農戶增收
縣街是安寧紅梨主產區,也是公認的紅梨之鄉。今年,縣街街道目前種植紅梨4037畝,分布在轄區雁塔等9個村委會。7月中旬開始,縣街的香甜早熟紅梨就陸續上市,成為昆明周邊最早上市的紅梨,因這里的紅梨品質、口感尚好,贏得昆明及省內外顧客的喜愛。8月上旬,縣街栽種數量較多的中熟紅梨也走上市場,中熟紅梨模樣姣好,是節日走親訪友難得的“原生態”禮品之一。更多喜歡吃紅梨的市民則傾向于帶著親朋好友到梨園享受采摘的樂趣。
趙剛既是安寧縣街的普通種植戶,也是禮義紅梨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之一。說起今年紅梨的總體情況,他感慨地說,他自己家總共有16畝紅梨,早熟紅梨和中熟紅梨基本對半。由于今年雨水足,天氣也給力,加之和大多數紅梨種植戶一樣對紅梨的開花、結果、采摘等過程都護理得很好,所以他家的紅梨增產了近8噸,達到35噸左右。但由于今年整個市場情況比往年差一些,早熟紅梨平均價格也只在每公斤3元多一點。中熟紅梨的采摘價也從去年最高每公斤8元降低到每公斤6元,還好得益于總體增產,所以紅梨種植戶們收入也基本比去年稍好一點。
趙剛介紹,今年他家的16畝紅梨總共賣了13萬元左右,算是個豐收年。其他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也很高漲。目前,縣街紅梨基本上已經賣完,合作社冷庫里的紅梨也是所剩無幾。為了讓明年的紅梨長勢更好,這幾天,縣街的種植戶們都期待天氣趕緊轉晴,好清理梨園,將梨樹下的雜草趕緊除掉后,再將梨園的空地犁起來曬曬,施點肥,再對梨樹上多余的枝條進行修剪,為紅梨樹來年2月開花作準備。
養梨 成立合作社助力“種、產、銷”產業鏈騰飛
安寧縣街街道負責人介紹,自2012年安寧紅梨獲得國家地理標識商標認證以來,為進一步鞏固紅梨之鄉美譽,提升安寧紅梨品牌影響力,縣街街道積極整合資源,多層面做精 “種、產、銷”產業鏈,開拓出安寧紅梨產業發展新模式,目前,一些工作模式逐漸成熟,一些新的渠道也正在形成。
2005年,為了充分發揮紅梨“種、產、銷”一條龍服務,縣街街道組織成立禮義紅梨專業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的形式組建,為進一步規范管理,縣街街道于2013年組織對紅梨合作社黨支部進行了換屆選舉,選優配強合作社班子成員,由雁塔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兼任合作社黨支部書記、街道農科站站長兼任合作社社長,便于高位統籌、整合科技、資金、項目、人才等資源。2014年以來,紅梨合作社黨支部積極爭取安寧市委組織部合作股份資金支持,在引導梨農進行土壤改良、技術提升等方面發揮了作用。
面對轄區梨農積極性不高、專業技術不強、管護不到位以及紅梨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自2015年開始,縣街街道依托禮義紅梨合作社,開始了培育“精品紅梨種植示范戶”、“精品紅梨種植基地”以及紅梨管護員的初步探索。首先,從全街道范圍內選取68戶技術好、業務精、責任心強,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農戶作為精品紅梨種植示范戶,頒發聘任書進行聘任,通過培訓的形式,由每戶示范戶負責包片帶動幫扶戶農戶發展,提升輻射帶動作用;其次,結合紅梨生長習性以及對土壤、空氣、水肥的需求特點,在上西元、禮義、山口、雁塔、馬廠、白登等七個村建立起330畝精品紅梨種植基地,全年定期跟蹤管護和培育;同時,還組建了由5名黨員干部組成的精品紅梨管護員隊伍,常年累月深入田間地頭,從施肥、拉枝、疏果、套袋等多個環節對梨農進行全方位指導,促進紅梨種植水平提升。2016年,禮義紅梨合作社總結經驗,好中選優將精品紅梨示范戶壓縮到56戶,精品紅梨種植基地壓縮到279畝。
賣梨 連續兩年“互聯網+”模式賣紅梨顯成效
有了好的紅梨品質,縣街街道還多渠道強化品牌意識,多角度提升安寧紅梨品牌影響力。2012年,“安寧紅梨”成功通過國家地理標識商標認證,成為安寧市第一個獲得商標認證的農特產品。縣街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安寧紅梨”品牌保護與提升,比往年更加注重宣傳,通過報刊、電視、微信等渠道對“安寧紅梨”品牌進行廣泛宣傳;同時,注重安寧紅梨統一包裝設計,爭取到都市時報、云南鄉土公社等單位支持,設計了兩款“安寧紅梨”包裝箱,既突出品牌建設,又不失文化內涵;爭取市農業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支持,在商標權公告、使用,“安寧紅梨”包裝設計與果箱規范使用等工作上進行探索;注重果品分級,保證產品質量。禮義紅梨合作社嚴把果品質量關,在紅梨收購期,對果品進行嚴格分級定價、分別儲存,并根據果品等級確定不同的銷售渠道和消費群體。
一個好的產品有了好的品質保證,有了主管部門的政策扶持和多渠道的宣傳方式,科學有效的銷售渠道也顯得尤為重要。面對日益強大的互聯網時代和移動通訊普及的時代,2015年開始,縣街街道在紅梨銷售模式上不斷推陳出新,去年試水“互聯網+”的模式進行銷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街道利用自己的平臺,舉辦“真味生活,飄香縣街”鄉村文化旅游活動,借助媒體力量吸引周邊市民采摘紅梨,并積極整合轄區資源,帶動旅游文化產業發展;采取“合作社+訂單+農戶”模式,積極引進大宗水果經銷商,促進紅梨直銷。
今年,與云南鄉土公社、云南順豐、七彩云味、安寧郵政等5家單位和電商平臺合作,通過淘寶網、天貓等平臺,2016年共銷售3000余件精品紅梨,促成安寧紅梨走向全國各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其次,還采取“安寧紅梨推介會”形式,全方位提升紅梨知名度,今年8月中下旬,安寧市農業局牽頭,省郵政具體承辦,在昆明市召開為期1天的安寧紅梨推介會,多渠道促進安寧紅梨的宣傳、銷售與品牌影響力提升,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縣街街道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將認真總結今年街道范圍內的紅梨銷售、宣傳的工作成績與不足,并因地制宜探索出更加科學有效的做法,不斷找出來年縣街紅梨產業的宣傳、銷售好點子、好辦法,促進縣街紅梨有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