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隨著氣溫下降,想吃大蒜的市民多起來了。然而,2010年的“蒜你狠”還歷歷在目,今年“蒜你狠”又重新上演。
近日,記者走訪濟南市商河縣白橋鎮了解到,大蒜的批發價格幾乎一天一個價,目前已經突破每公斤14元大關。蒜價的上漲,雖然讓市民的菜籃子重了起來,卻讓蒜農們的腰包鼓了起來。
從今年5、6月份開始,蒜價就一路高升,這其中到底是因為哪些原因所造成的?蒜農們又是如何反應的,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近期,不少市民在市場買菜時會發現,大蒜的價格貴得有些離譜,甚至比肉都貴,一些地方大蒜的零售價格已經突破每斤十塊錢。有些人甚至調侃,現在是“吃得起餃子,就不起蒜”。據了解,本輪價格的上漲,讓“蒜你狠”繼2010年席卷市場,六年之后又重出江湖。對于此次價格上漲原因,業內專家表示,受天
氣影響大蒜產量下降、供應量減少是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但在看漲預期下,游資炒作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大蒜價格一天一個樣
商河縣白橋鎮,是濟南市唯一的整建制種蒜大鎮,往年一到大蒜收獲季節,鎮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不好村民或合作社,不用出村,就有專門收蒜的商戶主動上門詢價收購,但今年,這里卻格外冷清,市場上鮮有看到賣蒜的農戶。
“今年大蒜價格漲得太快了,幾乎一天一個價。”白橋鎮某大蒜種植合作社社員說,5月份鮮蒜上市時,地頭收購價為每公斤4元至5元,6月份干蒜價格漲到每公斤9元至11元。此后,大蒜價格一路上漲,目前已漲到每公斤約14元。
“這輪漲勢已經超過了2009年、2010年的行情,且更加‘兇猛’。從2008年開始,蒜頭、大蒜批發價從每公斤不足2元一路攀升,并在2010年10月份達到當時的價格頂峰,其中蒜頭批發價一度突破每公斤12元”,他介紹,但是現在大蒜的批發價格已經到了每公斤約14元,已經超過了歷史最高值。
“今年是我這么多年來種蒜最掙錢的一年,每畝能掙1萬元。”白橋鎮關王廟村村民陳孔榮說,他去年種了17畝蒜,今年5月份收獲時,干蒜每斤賣到5塊多,比去年貴了1倍多,“今年7月份以來,蒜價不斷上漲,從冷庫里出來的大蒜價格高的就達到了每斤7元,而這些大蒜一旦進入超市,價格甚至能超過每斤10元。”
外地客商收購量增加15%
在采訪中,陳孔榮向記者介紹說,今年6月份新蒜上市時,他們鎮上來了大量江蘇邳州的客商收購大蒜。往年也有客商來商河收購蒜種,但沒有這么多,可能是因為今年年初時濟寧地區倒寒冬天氣比較嚴重,持續低溫造成大量大蒜苗凍傷,大蒜產量減少,而我們這里的大蒜受凍害影響比較小,因此,不少邳州客商從濟寧轉戰到此。
“這撥外地客商的收購數量要比去年增加15%左右,也就是這撥收購,把蒜價給拉上去了。后來,隨著蒜的存量越來越少,價格也越來越貴。”陳孔榮表示,往年這個時候,他們鎮上的冷庫都會有一定的存蒜,而今年冷庫里幾乎已經沒有存蒜了。
為什么會出現外地商販到濟南來收購大蒜,并且收購量在不斷加大呢?對此,業內專家表示,主要原因就在于年初寒流造成的大蒜大減產,導致供給偏緊,在此背景下,資產荒現象導致部分投機資金進入大蒜現貨市場,囤積居奇,人為造成了現階段的大蒜價格上漲。
春節前蒜價將保持高位運行
記者從網上獲悉,2015年全國大蒜種植面積約600萬畝,山東地區占比近50%,其中,中國大蒜之鄉金鄉縣58萬畝,金鄉周邊30萬畝,緊鄰金鄉的菏澤地區70萬至75萬畝,這些地區的種植面積占到全國大蒜種植面積的30%。
也是在2015年,因大蒜價格低迷,金鄉以及周邊地區大蒜種植面積出現下降,而2016年年初的寒潮又導致2015年底種植的大蒜大幅減產(大蒜每年10月種,5月底收),金鄉地區大蒜產量2016年減產幅度在20%左右。與此同時,山東其他地區也出現寒潮導致減產的情況,從而使得2016年的大蒜供給偏緊,也因此出現了外地商販到濟南來收購大蒜。
專家介紹,2016年初的冬季寒潮和春季倒春寒惡劣天氣的扎堆,確實使靠天吃飯的早熟蒜受到影響,自然產量下跌,導致大蒜庫存下降。除此之外,2013年、2014年持續的低價打壓使很多農民放棄種植大蒜,2015年全國大蒜種植面積同比下降了2.2%。
“另外,大蒜的種植生產成本也在上升,據相關數字統計,2016年大蒜畝均生產總成本為每畝4272元,同比增幅為21%。而這些都使得大蒜價格上漲。”該專家說道。此外,冬季到來,大蒜儲存成本下降,而新蒜要到明年4、5月份才能上市,市場供應相對減少的情況下,蒜農和蒜商惜售心理加重,借機提價以及囤蒜等多種因素均使得今冬蒜價居高不下。他預測,春節前大蒜價格高位運行的可能性仍然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