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地區蔬菜消費量大,依靠長途運輸解決蔬菜周年供應難度大、成本高,而且蔬菜供應常受到災害性天氣影響。河北省環繞京津,在保障京津蔬菜供應中地位獨特,特別是設施蔬菜能夠近地生產、就地供應,是保障京津地區蔬菜均衡供應的戰略選擇。
今年以來,河北省大力推進環京津地區高端設施蔬菜基地建設,并積極促進京津冀三地蔬菜的產銷對接,制定嚴格的質量檢驗標準,以確保京津地區蔬菜的穩定安全供應。
擴大生產
到“十三五”末,環京津地區設施蔬菜的比例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1月23日一大早,涿州崔莊村河北潤雅農業科技開發公司的溫室大棚前,番茄、黃瓜等蔬菜已經裝箱完畢,準備發往北京的超市和果蔬賣場。“上午超市一開門,北京市民就能買到我們生產的新鮮蔬菜了。”該公司負責人趙建新告訴記者。
從2011年種植設施蔬菜以來,該公司已建有溫室大棚206個、冷棚16個,所種植的蔬果品種達到40多個,主要銷往北京。今年,他們又流轉了1600畝土地,準備進一步發展設施蔬菜和三產融合項目。
“從上世紀80年代發展到現在,河北省設施蔬菜生產已有3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日光溫室和大中塑料拱棚為主,小拱棚、網棚和鋼骨架玻璃連棟智能溫室為輔的生產格局。”省農科院蔬菜專家孫茜告訴記者,這也使京津冀區域的消費者冬季主要以消費大白菜、白蘿卜和馬鈴薯的習慣得以改變。
“十二五”期間,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到2014年底,全省設施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028萬畝,占全省蔬菜播種面積的50%,比“十一五”末凈增128萬畝。其中,日光溫室播種面積364萬畝,僅次于遼寧和山東,居全國第3位。
從今年開始,河北省加大了對設施蔬菜的支持力度。省農業廳特色種植處處長王旗介紹,“十三五”期間,河北省設施蔬菜將年遞增40萬畝,所占比例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以上。到“十三五”末,設施蔬菜生產規模將達到1200萬畝,占蔬菜種植面積的60%;總產達到4500萬噸以上,力爭達到5000萬噸,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其中,環京津地區設施蔬菜的比例將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按照相關規劃,三河、香河、永清、固安、霸州、灤平、豐寧、懷來、涿鹿、玉田、豐南、淶水、涿州、高碑店、青縣和黃驊等27個縣(市、區)將重點發展日光溫室種植,設施蔬菜種植面積將增加到560萬畝。預計到2020年,這27個縣(市、區)設施蔬菜面積可達到本地蔬菜種植總面積的80%以上。
產銷對接
舉辦對接大會、搭建信息平臺,促河北蔬菜進入京津
“這是切開的黃瓜,你站在兩米外能不能聞到黃瓜的香味?我們的蔬菜是無公害產品,而且只種一茬,以保證產品的質量,希望北京、天津的采購商能夠了解我們的產品。”今年9月,京津冀首屆蔬菜產銷對接大會在高碑店新發地物流園舉辦,在自己的展臺前,廊坊市安次區綠之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熱情地介紹。
如何讓河北的蔬菜產地和京津市場進行對接?在各種設施蔬菜大量上市之前,河北省邀請了省內300多家蔬菜生產基地、園區負責人和京津等地200多家蔬菜經銷商、蔬菜裝備物資企業負責人,到高碑店參加京津冀首屆蔬菜產銷對接大會。
在對接大會上,北京市東方友誼食品配送公司、山西雨春農產品公司等50多家蔬菜經銷商,與河北省多個蔬菜基地簽訂協議,采購番茄、黃瓜等20類蔬菜68萬噸,簽約金額16.3億元。
“會后,對接效應持續顯現,不斷有客商與河北省蔬菜基地聯系,洽談采購事宜。各蔬菜生產基地紛紛接力對接京津市場,秦皇島市會后立即組織產銷對接活動,邀請北京新發地張玉璽董事長到蔬菜基地考察,并將昌黎馬芳營作為旱黃瓜生產基地,雙方簽訂了銷售協議。”王旗說。
日常的農業信息交流平臺也在積極搭建。
近日,在北京農產品流通協會區域合作專委會成立大會上,京津冀就三地農產品行業聯盟達成初步協議,三方決定在三地之間建立一個信息暢通、業務緊密的區域合作平臺。
“該聯盟旨在服務京津冀,搭建起三方信息交流、互利互通、優勢互補、協作共贏的平臺,同時為聯盟成員提供農業技術、農機、農資、金融、品牌建設等服務,補齊行業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的短板,為市民提供安全優質農產品。”北京市農產品流通協會會長白仙畔表示。
同時,京津冀網上蔬菜展示、交易平臺也正在孕育。王旗介紹,河北省將打造一個優質農產品特別是高端設施蔬菜的電子展示平臺,不久就會有所動作。
加強安檢
“十三五”末,供應京津的蔬菜實現凈菜進市
“來自定州的西葫蘆,安全;來自清苑的茄子,安全……”11月24日,在高碑店新發地物流園農產品檢測中心的大屏幕上,一條條農產品檢測信息循環滾動播放。
“把河北新發地打造成一個供應北京、天津,中轉東北三省等地的農產品市場,就必須始終確保蔬菜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河北新發地農副產品公司總經理米亞林表示。
按照規劃,到“十三五”末,河北省設施蔬菜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將穩定在98%以上,法人組織的蔬菜產品基本實現質量可追溯;產品分等定級規格化處理率達到50%,供應京津的蔬菜實現凈菜進市。
為實現這一目標,河北省將以提高生產能力和抗災性能作為主攻方向,優化設施結構,強化裝備信息化手段,提升機械化作業能力,普及蔬菜標準化生產,實現設施生產省工省水、提質增效的目標。
同時,河北省將建設一批現代蔬菜產業園和標準化基地,引導蔬菜生產向園區化、規模化、設施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此外,組織推廣設施結構優化、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集成技術,優化黃瓜、番茄、甘藍、豆角等10種主栽蔬菜品種結構,通過生態防控措施,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