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記者從京津冀三地生物天敵應用與防控技術現場觀摩及交流會上獲悉,京津冀三地將共同安插“殺蟲高手”、釋放“刺客”,確保“菜籃子”安全。
天敵昆蟲產品是天然的“殺蟲高手”,對人畜和環境無任何毒副作用,通過實現天敵昆蟲工廠化繁殖,提供大量天敵蟲源,可代替化學農藥防治害蟲。
近年來,市農業局植保站重點開展了天敵昆蟲應用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已形成以異色瓢蟲防治蚜蟲、捕食螨防治葉螨、東亞小花蝽防治薊馬、煙盲蝽防治粉虱為主的一系列天敵昆蟲應用技術體系,實現了溫室內4種主要害蟲的生物天敵全覆蓋,解決了之前單種天敵應用效果持效性差、多種害蟲無法同時進行生物防治的困難。市農業局植保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14年以來,該站在昌平、順義、大興、平谷等10個區,建立天敵生物防治溫室示范區80個,應用作物包括黃瓜、辣椒、茄子、番茄、甘藍等十多種蔬菜,惠及35個設施蔬菜生產示范基地、19個千畝村。示范面積2萬多畝,輻射帶動8萬多畝,防治效果達到75%以上。去年,在示范區帶動下,本市農藥用量比2014年減少20.16噸,降幅3.35%。
然而,首都的“菜籃子”并非都是本地供應,河北、天津等省市也是重要供應基地,只有聯防聯控才能共同提升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目前,北京已建成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瓢蟲生產車間,年生產能力達1.5億頭,可滿足10萬畝地的防治需求。天敵產品銷售范圍和影響力也逐年擴大,從往年以北京地區為主,擴大到天津、河北、山東、廣西、新疆等多個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