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友的聚友葡萄園位于四川代寺鎮草茂村16組的小河邊上,“為了節約開支沒有請人幫忙,都是我們一家人自己干,辛苦點沒關系,不辛苦勞動哪來收獲呢?”陳洪友說。
“我的葡萄都是生態的,品質高味道好,你吃了還想來買。現在富順縣城、代寺鎮街上和我們村周邊的都來買了。”陳洪友一邊摘葡萄,一邊向客人宣傳自己的產品。等客人走了,陳洪友把妻子、兒子喊到葡萄園邊的屋子里包裝葡萄,一家人看著豐收的果實都很開心。
今年40歲的陳洪友,從1998年到2012年底,一直在成都的服裝廠當工人,每月工資從剛開始的幾百元到后期的2000多元。“每次回來看到自己家里丟荒的良田熟土,心里很不好受,太可惜了,就覺得應該好好利用起來。”陳洪友說。加上母親長期有病,父親年齡也越來越大了,兩個小孩一個讀小學一個讀高中也缺乏照顧。他就下定決心返鄉創業。剛回來時,家里沒存多少錢,他就向親戚朋友借,總共湊了10多萬元,于2013年元月開始,利用自家10多畝土地種植從外地引進的“巨峰”優良葡萄品種。種的過程中缺乏技術,就向專家請教,自己邊學邊摸索。
“現在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政府也在大力扶持創業,我們應該好好抓住機遇,在農村好好發展。相信農村是大有作為的!”陳洪友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