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鎮原縣平泉鎮洪河村村民慕小偉的蔬菜大棚內,綠油油的芹菜、水靈靈的春蘿卜等生機盎然,菜農們忙著給春蘿卜施肥、收割芹菜……
說起發展大棚蔬菜,慕小偉說:“剛開始,村民對于建瓜菜示范基地都很糾結,擔心占用了自家地,好多人都不愿意,后來經過鎮村干部做工作,政府多次組織村民外出參觀,發現一個蔬菜大棚比自己種幾畝地的收入都好,大家都有了信心。”從原來的務農夠吃飯到現在住上新房,有了存款,慕小偉一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說,冬天種植耐寒的春蘿卜、芹菜、小油菜等,夏天可以種辣椒、西紅柿、西瓜等,秋涼時,又開始種植甘藍、菜花、大白菜,與以往務農相比,蔬菜大棚最大的優勢就是一年四季都能掙錢。
“政府利用村上豐富的土地資源,通過引進外資,創辦了綠生源果樹專業合作社和設施瓜菜產業示范基地,大力發展瓜菜產業和林下經濟。在綠生源果樹專業合作社的帶領下,核桃樹行間種植螺旋菜、黃豆等低稈作物400畝,直接受益群眾125戶650人,周邊群眾自發栽植核桃樹325畝。同時,慶陽市澳愷食品有限公司和村上進行結對,幫扶種植戶解決銷路問題,這些都得益于精準扶貧的好政策。”洪河村黨支部書記慕文化說。
近年來,鎮原縣利用茹河川區交通、水利、土地等優勢條件,將種植大棚瓜菜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切入點,不斷強化技術指導和經營管理,按照設施蔬菜提質增效,高原夏菜提升規模,特色瓜菜穩步發展的思路,以茹河、洪河川區為重點,建成了開邊解放、開邊、甄溝、陳平等6個百畝設施蔬菜示范基地,臨涇桃園千畝畝高原夏菜示范基地,平泉原、孟壩原2個萬畝高原夏菜示范片帶,年內新增設施蔬菜1650畝,其中日光溫室50畝、鋼架大棚300畝,全縣種植瓜菜27.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