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重慶萬州區農委獲悉,今年圍繞“334”產業體系發展,推進結構調整,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力爭實現農業增加值76億元,增速穩定在4%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290元,增速穩定在11%以上。
為了保障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充實城鄉居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今年將繼續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著力推進“334”產業體系建設,穩定發展糧油、畜禽、蔬菜三大“基礎產業”。
糧油產業方面,推進優質糧油示范基地建設,建設優質稻種植面積15萬畝,特用小麥種植面積1000畝,特用玉米種植面積1萬畝,特用薯類種植面積3萬畝,確保糧食總產量保持在50萬噸以上。加強畜禽養殖場標準化建設,推行畜牧標準化養殖技術,按“五化”要求,新建、改擴建養殖場,全區計劃完成肉類總產量8.12萬噸,保障市場供應。蔬菜供給全區計劃完成蔬菜播種面積70萬畝,產量105萬噸。對已建蔬菜基地實施鞏固建設,完成保供蔬菜基地播種面積11.5萬畝,產量18萬噸,城市蔬菜自給率達到68%。
發展好三大“主導產業”。新建晚熟柑橘基地3000畝。優化漁業結構,推進大鯢養殖基地建設、生態涵養區稻田蝦蟹生態種養殖基地、長江特色魚類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等項目,積極發展節能、節水、生態、高效、安全的現代養殖模式。完成名優魚人工繁育苗種2000萬尾,實現水產品產量3萬噸。新建3000畝無性系良種標準茶園,茶園總面積突破4萬畝,完成毛茶產量1000噸,實現茶葉綜合產值3億元。
培育好四大“特色產業”。新建伏淡季水果基地1000畝,新建150畝果品苗木基地。鞏固發展中藥材基地10萬畝。完成3000畝煙菜套作生產任務,完成烤煙4.5萬擔,曬煙1.5萬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