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寧縣盤克鎮前渠村的一座座棚室里,一株株羊肚菌正在蓬勃壯大,個個頭頂晶瑩水珠,前來觀光約采者接連不斷。該鎮鎮長李紅奎介紹說,這個占地10畝的現代設施羊肚菌示范種植觀光自摘園,是由前渠村森園春苗木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示范園+社員戶”模式經營的,效益十分可觀。
“以前村里的金貴川地幾乎都種上了樹苗子,這幾年由于樹苗子供過于求,銷路不暢,收入滑坡,2016年年初鎮上就引導扶持我們合作社侍弄羊肚菌這個朝陽產業,不料畝效益是務樹苗子的6倍多。”前渠村黨支部書記、森園春苗木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寧源告訴筆者。
“羊肚菌的畝產值是傳統農作物的10多倍!”李紅奎說,“羊肚菌種植占地少、投資低、收入高、見效快,1畝羊肚菌的年凈收入在2.4萬元以上。”
在該鎮杏洼村的現代設施羊肚菌示范種植觀光自摘園內,該村黨支部書記鄧成輝告訴筆者,該園由寧縣錦和泰羊肚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租賃了村里農戶的10畝流轉地,畝均實現凈效益2.5萬元。
“5月下旬羊肚菌采收后,我們合作社還計劃在棚室里鋪上地膜,用玉米稈、玉米芯、麥草等種植木耳,木耳采收后再種植羊肚菌。”馬寧源告訴筆者,羊肚菌10月種植,次年3月下旬開始采收,采收期45天左右。種植結束后,可繼續種植木耳或其他農作物,這不僅解決了人地矛盾突出問題,也提高了土地效益。
2016年,盤克鎮立足全鎮苗木產能過剩,育苗戶增收難的實際,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為契機,組織了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書記、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科技種養能人20多人的考察團,赴四川省甘孜州人工培育種植羊肚菌示范基地考察取經,返回后于當年12月試種成功,經過對種植農民技術培訓后,今年初向全鎮推廣。
如今,羊肚菌產業已成為繼蘋果、瓜菜、苗林、草畜等富民產業之后的又一個朝陽產業。至今年4月底,寧縣在盤克鎮現代設施羊肚菌示范種植觀光自摘園的示范引領下,已種植羊肚菌310畝、620棚,畝均產干品45斤,除去地租、勞務、水電等投資,凈收2.41萬元。其中,60%的產品為城里觀光游客采購,40%的通過電商、微信圈銷往天津、西安等城市,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