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本市遭遇歷史性高溫,7月21日徐家匯氣象站測出40.9℃,成為上海有氣象記錄145年來的氣溫最高值。在這高溫炙烤的日子里,本市蔬菜戰線如何抓生產,保供應?
記者來到光明星輝基地,看看這里的高科技大棚如何種菜。
在星輝基地,一排排連棟的現代化溫室矗立在田間,這里共有319畝的連棟大棚,里面不僅有工廠化育苗、機械化播種,還有工廠化芽苗菜、水培植物等。
在莊行,上海農科院的科研人員正在對今年篩選的綠葉菜品種進行耐熱性狀的觀察。連續的高溫,對他們來講正是檢驗蔬菜品種抗熱耐高溫特性的最佳時機。
在莊行試驗站的機械化展示溫室,青菜和米莧等綠葉菜的機械化播種和采收示范正在進行。該溫室主要開展綠葉蔬菜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示范。
近年來,勞動力緊缺始終困擾著本市蔬菜產業的發展。市農科院、市農機所、市農機鑒定推廣站聚集力量,圍繞蔬菜機械化生產聯合攻關,逐步實現蔬菜生產“機器換人”的要求。
在綠煜園藝場,新型無人駕駛旋耕機在高溫的大棚里耕地。這輛無人駕駛旋耕機可以不受高溫限制,通過遙控器,操作者可以輕松實現整機的左右轉向、停車、機具升降、耕深調節。
在這家園藝場記者還看到自動化噴灌車以及電動綠籬機。
噴灌機采用遙控、手動和時控三種操作方式,可以精確控制噴灌機運行速度。電動綠籬機將綠化修剪使用的手持式綠籬機用于小蔥、韭菜的收割,一小時可收割200斤左右,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