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豐收,怕來不及賣或賣不起價格;蔬菜受天氣影響減產,又得擔心收入大減,這些都是菜農們的心頭之患。食品質量如何保障、供應如何確保穩定性和多樣性,菜品深加工、配送誰負責,這是學校、企業等單位關注的問題。
為菜農解決銷售難 讓大家吃上放心菜
橫店鎮開創蔬菜產銷新模式
近日,浙江東陽橫店鎮農辦牽頭,在市恒業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六聯蔬菜專業合作社)舉行了橫店鎮蔬菜種植大戶產銷對接培訓會,解決菜農的后顧之憂,讓橫店學生、員工吃上本地放心菜。
當天,參加對接培訓會的有來自夏陽山、沈坎頭、琴堂、六聯等村(小區)的60多戶蔬菜種植大戶。大家齊聚一堂,不僅聽取了金華蔬菜辦專家陳菊芳關于種植蔬菜的品種、技術以及生態除害的辦法,還填寫了蔬菜種植情況表,需要六聯蔬菜專業合作社幫忙解決的難題。此外,市蔬菜辦主任陳立軍也積極引導和指導種植戶開展安全化、規模化生產,搭上這艘“快捷船”。
配送公司:
蔬菜從田間地頭直接上餐桌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我們主動對接,幫種植戶解決銷售難題,讓他們專心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再由我們直接把田間地頭的蔬菜送到居民的餐桌上,形成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產業鏈。”市恒業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六聯蔬菜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厲上龍說,以前他早有該想法,但時機不成熟,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這個目標終于實現。
據悉,市六聯蔬菜專業合作社于2009年成立,是橫店第一家蔬菜專業合作社。而市恒業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金華市農業龍頭企業,是一家集蔬菜、糧油、水產、畜禽和營養快餐生產配送于一體的規模化公司。
厲上龍說,以前,不乏有種植戶因為銷售困難,找恒業公司幫忙解決。雖然問題都幫他們解決了,但始終是“打游擊”,較為被動。如今,公司在蔬菜深加工、檢測、配送等設備上逐步成熟,學校、企業等客戶群也已基本穩定,就差打通生產源頭這“最后一公里”。
為了讓種植戶安心種出更多高品質蔬菜,在前期統籌調查的基礎上,種植戶只要一個電話,該公司就會派專人開著專車,用專筐把菜蔬從田間運到公司。
種植戶:
安心種好菜,不愁銷售難
在會議室,聽完這一番話,來自上西村的何義明知道自己種的60畝毛芋不用愁賣不出去了。
原來,何義明是南上湖的種糧大戶,近兩年,他開始采用輪作的種植方式,在種植糧食之余,又嘗試種毛芋。
雖然在專人指導下,毛芋種植成功,可銷售又成了難題。眾所周知,毛芋雖然美味,可無論是釆摘還是清理都極耗時。
“等到11月份毛芋成熟,恒業公司會直接派人來挖,而且有專業的去皮設施,全程根本不需要我們動手,我只要負責種就好了。”何義明說,他不僅不用起早貪黑趕集去賣,而且公司還會提供合理的價格收購,省時省心又省力。
對于沈坎頭種菜大戶沈紅森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培訓了,但沒有一次像這次這樣讓他滿懷期待。
“我們菜農最想解決的就是銷售問題,這樣我們花在種菜的精力就更多了,菜的品質也會提升。”沈紅森說。
作為一個有著20多年種菜經歷的大戶,沈紅森每天早上3點鐘就在菜田里忙開了,只為能及時趕到菜場,早點開賣。雖然經驗豐富,但也總會遇到兩難困境:采了來不及賣或者采了賣不掉。
“叫人幫忙不僅成本高,而且品質不能保證,還是自己親力親為比較放心。”沈紅森說,他的心愿就是能夠一心種菜,獲得同等回報。此次,在政府引導下、企業幫助下,他的愿望終于得以實現。
客戶:
保證了供應量 吃上了放心菜
近年來,農校對接、農企對接一直是個熱門話題。橫店鎮教育處相關負責人許克兵告訴記者,早在2015年11月份,橫店教育處就開始提出該議題,并于第二年開始試行。
“我們通過試行發現,大米和肉制品行之有效,無論是農戶還是我們都得到了實惠,實現雙贏。但在與蔬菜種植大戶合作時,我們發現蔬菜品種單一、供應量也不穩定。”許克兵說,這些問題亟待解決,畢竟橫店教育處一年有200萬元的蔬菜采購額,他們也希望讓本地種植戶得到實惠。
如今,會上提出的這一合作新模式就在其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農戶不用擔心銷售及配套服務,學校或企業單位不用擔心食品質量、供應量等問題,配送方不用擔心菜源和客源,實現一舉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