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市場走訪獲悉,今年小龍蝦價格上漲兩三成,上海的銷量卻略有下降。不過,上海市水產行業協會透露,在全國范圍來看,今年小龍蝦產量并未減少。
“今年吃的人沒以前多”
銅川路水產批發市場市場信息員倪志軍介紹,目前,小龍蝦已經進入一年中的收尾季節。今年小龍蝦整體價格上漲了兩三成,但銷量略有下降。
銅川路水產市場批發商老陳則表示,今年小龍蝦批發價上漲了20%左右,其中大蝦批發價每斤60元左右,中蝦批發價每斤25-30元,小蝦批發價每斤15元左右。
而在壽寧路,正午時分,半數店家約有一半餐桌還空著。壽寧路上一戶居民說:“今年5月份,來這里吃小龍蝦的人沒有以前多了。”
一名商戶說道:“今年生意不好做。上禮拜天氣熱,龍蝦悶死不少,但是來吃龍蝦的客人也少了很多,覺得大家都不愛出來吃夜宵啊小龍蝦什么的。幾年前最旺的時候,我這里一天差不多要賣一兩千斤蝦,今年連一半都不到。”
“這幾天,溶肌癥的新聞又出來了。但是也沒哪個權威部門說,這個病就是吃小龍蝦吃出來的。這幾年,什么小龍蝦臟啊、洗蝦粉啊、溶肌癥啊,多多少少都搞得大家不太敢吃小龍蝦了。”在長陽路的滬小胖龍蝦店,店主無奈地表示。
部分分流到電商
上海市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范守霖表示,上海的小龍蝦歷史,基本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小龍蝦受到市場的認可,當時,小龍蝦價格在1元-1.5元/斤。2001年開始,江蘇盱眙縣舉全縣之力做大小龍蝦產業,每年在上海推廣,一直延續至今。這樣的市場行為直接帶動了小龍蝦產業的發展,也使得小龍蝦成為江蘇省第二個超百億的水產單品(第一個是大閘蟹)。
發展到現在,小龍蝦的產地主要為湖北、江蘇、安徽和江西。一直到今年7月下旬的行業統計數據顯示,小龍蝦的全國養殖面積仍然在增加,總產量不低于去年。
范守霖稱,之所以看起來小龍蝦產業好像冷淡了很多,因為一部分銷量實際上已經悄悄分流到電商。“即使是溶肌癥事件,目前看也并未發酵。消費者如果不放心,不吃小龍蝦的頭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