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在丹棱縣舉行的“不知火”種植技術大比武決賽上,獲得“果王”的雙橋鎮龍埂村果農黃國全展示其參賽的“不知火”。
保護品牌避免惡意早采
【開欄語】
春暖花開,又到了一年賞花、出游的好時節。為吸引游客,不少地方因地制宜,紛紛舉辦了各種花節、果節、茶節等活動。這些節慶活動間接反映了農業發展新動向、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花、果、茶節”里亮賬本,從今天起,本報記者將走進各地節慶活動,帶你感受“熱鬧”背后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動向。
3月13日,2017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暨丹棱“不知火”桔橙(桃花)節在眉山市丹棱縣開幕。開幕式當天,丹棱縣12萬畝優質“不知火”也正式開園開采,并由果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等“出面”和經銷商議價。
近幾年,“中國桔橙之鄉”丹棱縣一直在大力發展“不知火”晚熟雜交桔橙良種。目前,全縣“不知火”種植面積達12萬畝,產值達16.72億元。但幾年前,由于部分果農“惡意早采”,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丹棱縣“不知火”的品牌效應。
據介紹,丹棱“不知火”一般采摘時間為每年3月。然而,每年春節期間,就有種植戶提前采摘“不知火”,并在市面上銷售。由于采摘時間提前,“不知火”沒有經過“退酸”過程,使得不少消費者誤以為不知火“很酸”。“其實不是酸,只是沒到最佳采摘期。”丹棱桔橙專家袁興亮表示。
為何要早采?種植戶楊家先表示,如果種植技術不過關,不及早采摘會爛果壞樹。同時,早采摘可早得現錢。
袁興亮表示,要避免早采,就要提高種植技術。最近幾年,丹棱縣堅持走無農殘、無激素、不催熟、不打蠟的綠色種植之路。一方面,丹棱縣農林局桔橙專家和種植大戶組成了15支生產便民專業化服務隊,在全縣開展“不知火”種植技術培訓;另一方面,農林、科技等部門每年還會組織果農互相參觀果園,交流種植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丹棱縣還引導果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制定早采約束監督機制,約定“不知火”采摘時間。如有果農惡意早采,將受到退會、取消農場評先評優等懲罰。
效果很快顯現。雙橋鎮龍埂村村民黃國全種了10多年“不知火”。每年春節前夕,他都要到處宣傳“惡意早采”的危害。最近幾年,他發現,“在丹棱縣,幾乎沒有農戶惡意早采‘不知火’了。”
杜絕“惡意早采”也給果農帶來了看得見的效益。楊家先算了一筆賬,春節早采的“不知火”價格每公斤6至8元,而到了3月中下旬,每公斤可達16至24元,價格輕松翻番。一畝“不知火”產量按3000公斤算,至少可多賣3萬元左右。為了拓寬銷售渠道,當地還打造精品禮盒裝,通過網絡進行銷售。種植戶楊瑤通過網銷的精品“不知火”,5公斤裝可賣88元。
“品質好了,價格高了,東西也好賣了。不光賺了錢,還賺了吆喝。”楊家先說。2016年,丹棱桔橙進入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價值榜單,品牌強度871,品牌價值40.61億元。
丹棱“不知火”成熟時桃花也燦爛盛開。為了促農增收,丹棱縣在每年3月都要舉辦為期1個月的桔橙桃花節,推動鄉村旅游。思維活躍的當地人不僅辦起了采摘體驗活動,還開展了定制“不知火”“我種植,你認領”等活動,從賣“不知火”延伸到賣旅游服務。據悉,去年丹棱縣旅游客流量達259.1萬人次,旅游收入實現20.38億元。丹棱縣委書記朱莉表示,將積極引進新興加工企業,不僅要“一三”互動更要實現產業鏈“接二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