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
北京蔬菜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具有豐產、抗黃萎病等優良性狀的中早熟圓茄一代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特別是結果后期植株也能保持較強的生長勢,連續結果能力強,為高產品種。葉色濃綠,葉片大,莖粗壯;花器官較大,果實發育速度快,平均單株結果數10個以上,單果重500―750克,畝產5000公斤以上。果實為圓球形、果皮紫黑發亮,果肉淺綠白色、肉質致密細嫩、品質佳。該品種抗黃萎病,后期植株不易衰老,再生能力強。適于大棚,露地小拱棚覆蓋早熟栽培和夏秋栽培。北京地區利用該品種做大棚西瓜的下茬栽培效果也很好。
栽培要點:春大棚栽培北京地區12月底至1月初播種,3月中下旬定植。行株距60×45厘米,畝栽2500株左右。小拱棚覆蓋露地早熟栽培1月上旬播種,4月中旬定植于小拱棚內,5月上中旬撤除小拱棚,露地生長。春露地栽培,1月下播種,4月底定植。
培育適齡壯苗,播種后先將小拱棚密閉,保持白天溫度在28℃以上。苗出齊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15―18℃。待苗齡35―40天,秧苗長到2葉1心時即可按10cm見方的行株距移分苗。分苗后,將溫室密閉1周,保持白天30℃,夜間20℃左右,促進緩苗。以后幼苗進入花芽分化階段,應適當降低溫度,白天控制在25―27℃,夜間15℃左右。
定植前每畝施優質基肥 5000kg,過磷酸鈣100kg,麻渣或餅肥50kg。花期用20―30ppm的2,4―D沾花,能促進果實發育,不僅可使門茄早熟,而且果實個大。
植株調整:
進入結果期后,植株生長很快,要及時除去“門茄”以下的側枝,并對上部進行植株調整,協調秧果關系。具體做法是:門茄采收后留2個“對茄”坐果,待“對茄”采收后留2個“四門斗”,其余弱枝全部打掉,以后繼續采取雙干整枝,同時打掉基部老葉,增強通風透光,促進果實著色,并減少病害發生。
適宜種植地區:
適應性強,適于北方地區大棚,露地小拱棚覆蓋早熟栽培和夏秋栽培。北京地區利用該品種做大棚西瓜的下茬栽培效果也很好。
北京蔬菜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具有豐產、抗黃萎病等優良性狀的中早熟圓茄一代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特別是結果后期植株也能保持較強的生長勢,連續結果能力強,為高產品種。葉色濃綠,葉片大,莖粗壯;花器官較大,果實發育速度快,平均單株結果數10個以上,單果重500―750克,畝產5000公斤以上。果實為圓球形、果皮紫黑發亮,果肉淺綠白色、肉質致密細嫩、品質佳。該品種抗黃萎病,后期植株不易衰老,再生能力強。適于大棚,露地小拱棚覆蓋早熟栽培和夏秋栽培。北京地區利用該品種做大棚西瓜的下茬栽培效果也很好。
栽培要點:春大棚栽培北京地區12月底至1月初播種,3月中下旬定植。行株距60×45厘米,畝栽2500株左右。小拱棚覆蓋露地早熟栽培1月上旬播種,4月中旬定植于小拱棚內,5月上中旬撤除小拱棚,露地生長。春露地栽培,1月下播種,4月底定植。
培育適齡壯苗,播種后先將小拱棚密閉,保持白天溫度在28℃以上。苗出齊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15―18℃。待苗齡35―40天,秧苗長到2葉1心時即可按10cm見方的行株距移分苗。分苗后,將溫室密閉1周,保持白天30℃,夜間20℃左右,促進緩苗。以后幼苗進入花芽分化階段,應適當降低溫度,白天控制在25―27℃,夜間15℃左右。
定植前每畝施優質基肥 5000kg,過磷酸鈣100kg,麻渣或餅肥50kg。花期用20―30ppm的2,4―D沾花,能促進果實發育,不僅可使門茄早熟,而且果實個大。
植株調整:
進入結果期后,植株生長很快,要及時除去“門茄”以下的側枝,并對上部進行植株調整,協調秧果關系。具體做法是:門茄采收后留2個“對茄”坐果,待“對茄”采收后留2個“四門斗”,其余弱枝全部打掉,以后繼續采取雙干整枝,同時打掉基部老葉,增強通風透光,促進果實著色,并減少病害發生。
適宜種植地區:
適應性強,適于北方地區大棚,露地小拱棚覆蓋早熟栽培和夏秋栽培。北京地區利用該品種做大棚西瓜的下茬栽培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