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選擇
選用金棚1號、金棚2號、中雜9號、佳粉19號、航育太空1號、紅寶3號、佳紅4號、耐莫尼塔等品種。
2.播種時間
早春茬育苗時間有兩種:一是在9月下旬~10月上、中旬播種,苗齡45~50天,12月中旬~1月中旬定植,且溫室內須起火爐加溫;二是在11月下旬~12月初播種,苗齡70~80天,在2月10日左右定植。
3.種子消毒和催芽
將種子放入55℃溫水中,水量為種子量的2~3倍,不斷攪動,溫度降至35℃時,停止攪動,浸泡5~6小時。將消毒后的種子裝入紗布袋,用濕毛巾包好,置于電熱毯中或是火墻邊,經常翻動,每天清洗1次,溫度控制在28~30℃保溫催芽,一般持續3~4天,30%~40%露白即可。
4.播種床的準備
①營養土的配制 70%熟土、30%充分腐熟的豬糞,過篩后混拌均勻。
②苗床及營養土消毒 每平方米苗床加入敵克松或50%多菌靈10克,充分拌勻。
③設置 在育苗溫室內每隔10~15米安裝火爐1個,以備天氣突變時加溫。使用基質、穴盤進行無土育苗效果更好。
5.播種及播后管理
鋪好營養土的苗床,澆10厘米深的水,待水滲透后把催好芽的種子摻沙,均勻撒在畦面上,覆蓋0.5~0.8厘米厚營養土。播種后在苗床上覆蓋地膜,搭好小拱棚,60%~70%出苗后撤去小拱棚,白天溫度保持25℃左右,夜間15~18℃。第1片真葉出現后,白天溫度保持20~25℃,夜間13~15℃。
6.分苗及分苗后管理
2葉1心時移入營養缽中,分苗后擺到苗床上,并澆透水,搭好小拱棚,扣好棚膜,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在15~20℃,維持5~7天以利緩苗。緩苗后,開始通風換氣,揭膜口由小變大,時間由短變長,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控制在12~15℃。定植前5~7天內,進行低溫煉苗,增強幼苗抗性,一般白天保持在20℃左右,夜溫不低于10℃。
7.壯苗標準
株高22~25厘米,6~8片葉,現花蕾,葉片肥厚,葉色深綠,莖粗0.4~0.6厘米,莖節間較短,莖稈直立挺拔,根系發達。
二、定植
1.整地施肥
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發酵的畜禽糞7~8立方米,撒施于地面,深翻30厘米,再刨一遍使糞土均勻,或用旋耕機將糞土旋勻。
2.定植方法
開溝起壟,溝深0.25米左右,鋪好地膜,提溫除濕。按70厘米大行距和50厘米小行距定植。株距根據不同品種靈活掌握,范圍在30~50厘米,密度在1800~3000株。打好定植孔,將苗栽入定植孔內,覆土,澆定苗水。
三、定植后的管理
1.溫度調節
定植后進入緩苗期,3~4天不通風,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之間,冬春茬緩苗時間在5~7天,夜晚保持在15~17℃。緩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間保持在15℃左右。1月份定植必須加溫,2月初定植可適當加溫,早春定植加溫雖然成本高但效益好,投資效益比為1∶2或1∶3。
2.吊蔓及水肥管理
一般在第1花序開花時進行吊蔓,將塑料繩一頭栓活扣,系于植株基部,另一端栓于鐵絲上,以后的操作,可以用繩繞蔓。定植后至第1穗果坐住之前不澆水,以促進根系下扎,在第1穗果核桃般大小時開始澆頭水。一般10天左右澆1次水,果實膨大期每周灌1次水。在第1穗果坐住,并開始膨大時,每澆1次水沖施1次復合肥,667平方米用量10~15千克。加大后期施肥,667平方米用量15千克。
3.化控防落花落果
防落素濃度在40毫克/千克,即1毫升防落素對水0.5千克,或用保果靈2號,每克對水1.5千克,于花開后用手持噴霧器對花和幼果一起噴灑。5~6天1次,避免噴到植株生長點(即頂葉)和嫩葉上。不同品種用激素的濃度不同,如金棚1號用藥濃度要輕,對水量要加大1/3,而進口品種如加西亞、耐莫尼塔等大紅品種用藥濃度要大,對水量可減少1/3~1/4。
4.整枝及疏花疏果
一般多采用單干整枝,只留主干,將側枝全部打盡,留果盡量選擇花序中部位置,留4~5穗果,每穗留3~4果,其余全部疏掉。
四、病蟲害防治
早春茬西紅柿病蟲害防治要求:晴天采用水劑噴灑,陰天使用煙劑,陰雪天或連陰天使用粉塵劑,輪換交替用藥,避免病蟲產生抗藥性。另外,在上下風口處使用防蟲網防治有翅成蟲相互遷飛及傳病有很好的效果。
1.苗期病害防治
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是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輪換交替使用。
2.定植后病蟲害的防治
定植后主要有灰霉病、葉霉病、青枯病、疫病、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等病蟲害。
防治灰霉病可選用10%速克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熏一夜,或是64%殺毒礬500倍液,或50%多霉靈700倍液隔7~8天噴1次,由于該病易產生抗藥性,注意輪換或交替使用。
防治葉霉病可選用60%防霉寶500倍液,或10%寶麗安600倍液,每周噴1次,連續噴3~4次,若溫室內濕度較高不宜噴霧時,可于傍晚噴撒7%葉霉凈粉塵劑,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隔7~8天噴撒1次。
發現青枯病病株,及時清除,并撒生石灰消毒滅菌。用72%農用鏈霉素或硫酸鏈霉素4000倍液,50%甲霜酮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株灌對好的藥液0.3~0.5升,隔8~1.0天灌1次,連續灌2~3次。
防治疫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噴霧,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4~5次。
蚜蟲、白粉虱可采用虱蚧寧、樂丹或1.8%的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48%樂斯本1000倍液進行防治,5~7天噴灑1次,連續噴殺3~4次。
斑潛蠅可用風雷激1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3000倍液進行防治,7~8天噴1次藥,連續噴藥4~5次,注意交替使用農藥。
選用金棚1號、金棚2號、中雜9號、佳粉19號、航育太空1號、紅寶3號、佳紅4號、耐莫尼塔等品種。
2.播種時間
早春茬育苗時間有兩種:一是在9月下旬~10月上、中旬播種,苗齡45~50天,12月中旬~1月中旬定植,且溫室內須起火爐加溫;二是在11月下旬~12月初播種,苗齡70~80天,在2月10日左右定植。
3.種子消毒和催芽
將種子放入55℃溫水中,水量為種子量的2~3倍,不斷攪動,溫度降至35℃時,停止攪動,浸泡5~6小時。將消毒后的種子裝入紗布袋,用濕毛巾包好,置于電熱毯中或是火墻邊,經常翻動,每天清洗1次,溫度控制在28~30℃保溫催芽,一般持續3~4天,30%~40%露白即可。
4.播種床的準備
①營養土的配制 70%熟土、30%充分腐熟的豬糞,過篩后混拌均勻。
②苗床及營養土消毒 每平方米苗床加入敵克松或50%多菌靈10克,充分拌勻。
③設置 在育苗溫室內每隔10~15米安裝火爐1個,以備天氣突變時加溫。使用基質、穴盤進行無土育苗效果更好。
5.播種及播后管理
鋪好營養土的苗床,澆10厘米深的水,待水滲透后把催好芽的種子摻沙,均勻撒在畦面上,覆蓋0.5~0.8厘米厚營養土。播種后在苗床上覆蓋地膜,搭好小拱棚,60%~70%出苗后撤去小拱棚,白天溫度保持25℃左右,夜間15~18℃。第1片真葉出現后,白天溫度保持20~25℃,夜間13~15℃。
6.分苗及分苗后管理
2葉1心時移入營養缽中,分苗后擺到苗床上,并澆透水,搭好小拱棚,扣好棚膜,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在15~20℃,維持5~7天以利緩苗。緩苗后,開始通風換氣,揭膜口由小變大,時間由短變長,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控制在12~15℃。定植前5~7天內,進行低溫煉苗,增強幼苗抗性,一般白天保持在20℃左右,夜溫不低于10℃。
7.壯苗標準
株高22~25厘米,6~8片葉,現花蕾,葉片肥厚,葉色深綠,莖粗0.4~0.6厘米,莖節間較短,莖稈直立挺拔,根系發達。
二、定植
1.整地施肥
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發酵的畜禽糞7~8立方米,撒施于地面,深翻30厘米,再刨一遍使糞土均勻,或用旋耕機將糞土旋勻。
2.定植方法
開溝起壟,溝深0.25米左右,鋪好地膜,提溫除濕。按70厘米大行距和50厘米小行距定植。株距根據不同品種靈活掌握,范圍在30~50厘米,密度在1800~3000株。打好定植孔,將苗栽入定植孔內,覆土,澆定苗水。
三、定植后的管理
1.溫度調節
定植后進入緩苗期,3~4天不通風,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之間,冬春茬緩苗時間在5~7天,夜晚保持在15~17℃。緩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間保持在15℃左右。1月份定植必須加溫,2月初定植可適當加溫,早春定植加溫雖然成本高但效益好,投資效益比為1∶2或1∶3。
2.吊蔓及水肥管理
一般在第1花序開花時進行吊蔓,將塑料繩一頭栓活扣,系于植株基部,另一端栓于鐵絲上,以后的操作,可以用繩繞蔓。定植后至第1穗果坐住之前不澆水,以促進根系下扎,在第1穗果核桃般大小時開始澆頭水。一般10天左右澆1次水,果實膨大期每周灌1次水。在第1穗果坐住,并開始膨大時,每澆1次水沖施1次復合肥,667平方米用量10~15千克。加大后期施肥,667平方米用量15千克。
3.化控防落花落果
防落素濃度在40毫克/千克,即1毫升防落素對水0.5千克,或用保果靈2號,每克對水1.5千克,于花開后用手持噴霧器對花和幼果一起噴灑。5~6天1次,避免噴到植株生長點(即頂葉)和嫩葉上。不同品種用激素的濃度不同,如金棚1號用藥濃度要輕,對水量要加大1/3,而進口品種如加西亞、耐莫尼塔等大紅品種用藥濃度要大,對水量可減少1/3~1/4。
4.整枝及疏花疏果
一般多采用單干整枝,只留主干,將側枝全部打盡,留果盡量選擇花序中部位置,留4~5穗果,每穗留3~4果,其余全部疏掉。
四、病蟲害防治
早春茬西紅柿病蟲害防治要求:晴天采用水劑噴灑,陰天使用煙劑,陰雪天或連陰天使用粉塵劑,輪換交替用藥,避免病蟲產生抗藥性。另外,在上下風口處使用防蟲網防治有翅成蟲相互遷飛及傳病有很好的效果。
1.苗期病害防治
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是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輪換交替使用。
2.定植后病蟲害的防治
定植后主要有灰霉病、葉霉病、青枯病、疫病、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等病蟲害。
防治灰霉病可選用10%速克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熏一夜,或是64%殺毒礬500倍液,或50%多霉靈700倍液隔7~8天噴1次,由于該病易產生抗藥性,注意輪換或交替使用。
防治葉霉病可選用60%防霉寶500倍液,或10%寶麗安600倍液,每周噴1次,連續噴3~4次,若溫室內濕度較高不宜噴霧時,可于傍晚噴撒7%葉霉凈粉塵劑,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隔7~8天噴撒1次。
發現青枯病病株,及時清除,并撒生石灰消毒滅菌。用72%農用鏈霉素或硫酸鏈霉素4000倍液,50%甲霜酮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株灌對好的藥液0.3~0.5升,隔8~1.0天灌1次,連續灌2~3次。
防治疫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噴霧,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4~5次。
蚜蟲、白粉虱可采用虱蚧寧、樂丹或1.8%的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48%樂斯本1000倍液進行防治,5~7天噴灑1次,連續噴殺3~4次。
斑潛蠅可用風雷激1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3000倍液進行防治,7~8天噴1次藥,連續噴藥4~5次,注意交替使用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