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歧根
1.1 識別與為害
歧根即肉質根分叉,俗稱杈根。是主根生長發育受阻,側根生長膨大而形成的畸形,有一個或多個分叉。分叉情況亦不相同,有的側根稍較肥大,主根仍較發達;有的主根與幾個側根同時膨大;也有不顯主根,其被幾個肥大的側根所代替。杈根現象使商品性降低,發生多時影響收入。
1.2 病因
肉質根主根生長發育受阻,多因生長點遭到破壞或其生長受到抑制,而引起側根生長膨大所致。
1.3 影響發病的因素
①使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或追施化肥過于集中,或離根太近,造成主根“燒傷”;主根被地下害蟲咬傷,或被鋤地等農事操作誤傷,而不能繼續生長,均可造成側根膨大形成歧根。
②耕作層淺,或土質過于粘重、板結以及土壤中的石塊、瓦片等使主根不能正常下扎,而后側根逐漸生長膨大,形成杈根。
③播種陳籽,其生長勢弱,會影響到主根生長點的生長和伸長,也可能引起分叉。
1.4 防治方法
①選用新種子播種。選擇土層深厚的田塊,并盡可能在沙質壤土中種植。
②深耕土地,高畦栽培,撿除土中的石塊、瓦片等影響主根下扎的障礙物。
③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施肥應合理并施勻;及時防治地下害蟲,使主根免受傷害。
2 裂根
2.1 識別與為害
生長中后期較常見,表現為蘿卜或胡蘿卜的肉質根開裂,內部組織外露。有縱裂和橫裂,以縱裂為多。裂口長度和深度不一,嚴重時縱裂長度幾可縱貫肉質根,有的橫裂深度也能超過肉質根半徑。該病的發生除降低產量和商品性外,亦使肉質根不耐貯藏,并易導致軟腐病發生。
2.2 病因
土壤水分供應不均引起。在作物生長前期遇高溫干旱天氣,若土壤水分不足,則肉質根的皮層組織老化,當生長中后期溫度、水分適宜時,肉質根的薄壁細胞再度膨大,而皮層組織不能相應生長,造成肉質根開裂。
2.3 防治方法
防治關鍵是使土壤對作物均衡供水,特別在肉質根膨大階段。土壤應保持濕潤,做到既不過干也不過濕。
3 蘿卜糠心
3.1 識別與為害
糠心蘿卜的肉質根拿在手中感覺較輕,剖開后,可見有的薄壁組織明顯變白,重者產生空隙或空洞,組織綿軟甚至有絮狀感,用手敲擊有中空感覺。蘿卜糠心后降低產量和商品性,嚴重者失去食用價值。
3.2 病因
由多種因素導致水分失調而引起。
3.3 影響發病的因素
①蘿卜中肉質疏松的大型品種,較肉質致密的小型品種易發生糠心。一般早熟生長期短的品種易糠心,晚熟種不易糠心。
②肉質根膨大期,植株需水量和蒸騰作用均較大,若遇干旱或土壤水分供應不足,會因缺乏營養和水分,導致肉質根的薄壁細胞產生相互分離、間隙增大形成糠心。
③收獲過遲,水分大量消耗;植株過早抽薹,肉質根營養物質轉化后向生長點輸送,均會發生糠心。
④貯藏過程中溫度高、濕度低(或覆土過干),肉質根因失水增多易造成糠心。
⑤貯藏期過長,頂芽萌動,造成肉質根中水分和養分的過度消耗,也易糠心。
3.4 防治方法
①因地制宜選用不易糠心的品種,如短葉13號、紅豐2號、寧紅、魯蘿卜2號、武青1號及澧縣白蘿卜等,并適時收獲。
②合理供應水、肥,特別注意滿足肉質根膨大期對水、肥的需求。
③適期貯藏。貯藏期間最適溫度為1~3℃,空氣相對濕度85%~90%。若挖溝貯藏,則蓋土不宜過干。
4 蘿卜黑匝
4.1 識別與為害
在肉質根側根及根原基著生處的表皮上產生黑褐色,具龜裂的長梭形橫紋,其不深入內部,也不影響蘿卜的內在品質。但因黑褐色橫紋的存在,使蘿卜的商品性明顯降低。
4.2 病因及防治
具體病因及防治措施尚不清楚。
1.1 識別與為害
歧根即肉質根分叉,俗稱杈根。是主根生長發育受阻,側根生長膨大而形成的畸形,有一個或多個分叉。分叉情況亦不相同,有的側根稍較肥大,主根仍較發達;有的主根與幾個側根同時膨大;也有不顯主根,其被幾個肥大的側根所代替。杈根現象使商品性降低,發生多時影響收入。
1.2 病因
肉質根主根生長發育受阻,多因生長點遭到破壞或其生長受到抑制,而引起側根生長膨大所致。
1.3 影響發病的因素
①使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或追施化肥過于集中,或離根太近,造成主根“燒傷”;主根被地下害蟲咬傷,或被鋤地等農事操作誤傷,而不能繼續生長,均可造成側根膨大形成歧根。
②耕作層淺,或土質過于粘重、板結以及土壤中的石塊、瓦片等使主根不能正常下扎,而后側根逐漸生長膨大,形成杈根。
③播種陳籽,其生長勢弱,會影響到主根生長點的生長和伸長,也可能引起分叉。
1.4 防治方法
①選用新種子播種。選擇土層深厚的田塊,并盡可能在沙質壤土中種植。
②深耕土地,高畦栽培,撿除土中的石塊、瓦片等影響主根下扎的障礙物。
③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施肥應合理并施勻;及時防治地下害蟲,使主根免受傷害。
2 裂根
2.1 識別與為害
生長中后期較常見,表現為蘿卜或胡蘿卜的肉質根開裂,內部組織外露。有縱裂和橫裂,以縱裂為多。裂口長度和深度不一,嚴重時縱裂長度幾可縱貫肉質根,有的橫裂深度也能超過肉質根半徑。該病的發生除降低產量和商品性外,亦使肉質根不耐貯藏,并易導致軟腐病發生。
2.2 病因
土壤水分供應不均引起。在作物生長前期遇高溫干旱天氣,若土壤水分不足,則肉質根的皮層組織老化,當生長中后期溫度、水分適宜時,肉質根的薄壁細胞再度膨大,而皮層組織不能相應生長,造成肉質根開裂。
2.3 防治方法
防治關鍵是使土壤對作物均衡供水,特別在肉質根膨大階段。土壤應保持濕潤,做到既不過干也不過濕。
3 蘿卜糠心
3.1 識別與為害
糠心蘿卜的肉質根拿在手中感覺較輕,剖開后,可見有的薄壁組織明顯變白,重者產生空隙或空洞,組織綿軟甚至有絮狀感,用手敲擊有中空感覺。蘿卜糠心后降低產量和商品性,嚴重者失去食用價值。
3.2 病因
由多種因素導致水分失調而引起。
3.3 影響發病的因素
①蘿卜中肉質疏松的大型品種,較肉質致密的小型品種易發生糠心。一般早熟生長期短的品種易糠心,晚熟種不易糠心。
②肉質根膨大期,植株需水量和蒸騰作用均較大,若遇干旱或土壤水分供應不足,會因缺乏營養和水分,導致肉質根的薄壁細胞產生相互分離、間隙增大形成糠心。
③收獲過遲,水分大量消耗;植株過早抽薹,肉質根營養物質轉化后向生長點輸送,均會發生糠心。
④貯藏過程中溫度高、濕度低(或覆土過干),肉質根因失水增多易造成糠心。
⑤貯藏期過長,頂芽萌動,造成肉質根中水分和養分的過度消耗,也易糠心。
3.4 防治方法
①因地制宜選用不易糠心的品種,如短葉13號、紅豐2號、寧紅、魯蘿卜2號、武青1號及澧縣白蘿卜等,并適時收獲。
②合理供應水、肥,特別注意滿足肉質根膨大期對水、肥的需求。
③適期貯藏。貯藏期間最適溫度為1~3℃,空氣相對濕度85%~90%。若挖溝貯藏,則蓋土不宜過干。
4 蘿卜黑匝
4.1 識別與為害
在肉質根側根及根原基著生處的表皮上產生黑褐色,具龜裂的長梭形橫紋,其不深入內部,也不影響蘿卜的內在品質。但因黑褐色橫紋的存在,使蘿卜的商品性明顯降低。
4.2 病因及防治
具體病因及防治措施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