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99,婷婷国产v国产偷v亚洲高清,蜜桃av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馬鈴薯反季節(jié)促成栽培技術

   日期:2015-10-09     來源:聚農網(wǎng)    作者:jn720.com    瀏覽:184    
    浙江地區(qū)的馬鈴薯以春播為主,正常上市時間一般在4月中、下旬。馬鈴薯反季節(jié)促成栽培是利用大棚設施,在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播種,提前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上市。節(jié)日期間居民對新鮮、優(yōu)質的反季節(jié)上市的小馬鈴薯情有獨鐘,價格高于同期大馬鈴薯5~10倍,達4-45/kg,種植效益顯著。我們經(jīng)過2年的試驗,現(xiàn)將馬鈴薯反季節(jié)促成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選用良種 

    反季節(jié)促成栽培馬鈴薯生長期間氣溫低,應選擇早熟(極早熟)、高產、結薯早、膨大迅速、耐寒性好、芽眼淺、去皮容易、適宜密植的品種,最好選用脫毒種薯。較為理想的品種有費烏瑞它、東農303、臺灣紅皮等,考慮到市場消費習慣,一般選用黃皮黃肉的品種。 

    2、土地選擇、整地與施肥 

    宜選擇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疏松、通透性好、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土壤種植,并以前茬未種過茄科和薯芋類作物的地塊最佳,大棚土壤鹽分和氯離子過 

高時不宜種植。將選好的地塊深翻1次,并認真整地,土塊要細而勻,創(chuàng)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條件,以利于塊莖膨大。 

    馬鈴薯生育期較短,吸肥量大,基肥是保證養(yǎng)分供給的有效措施。一般每公頃施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20000kg、進口復合肥450kg、鉀肥150kg作基肥。播種前集中施在播種行里,蓋上1層薄土,與種薯隔離。 

    3、種薯處理和催芽 

    一般說來,采用整薯播種是控制因細菌病害而導致爛塊、死苗最有效的措施。但在實際生產中,往往采用原種或一級種播種,由于純度高,病害發(fā)生少,而原種或一級種的薯塊較大,因此播種前需切塊。切種前應消毒刀具,將薯塊縱切成兩半,然后按芽眼分布,將每半塊再橫切成數(shù)小塊,要求每小塊上有2個以上芽眼,每小塊重量30-50g。切成小塊的薯種切口用草木灰消毒處理,放在陰涼地方待切口收斂后再放到苗床催芽。 

    本地收獲的馬鈴薯在冬季種植時已萌芽,從北方調入的馬鈴薯種此時大多未結束休眠期,為使其出苗快、齊、壯,必須進行催芽、煉芽處理。種薯切塊后,用lO-15mg/kg赤霉素浸泡5分鐘左右,撈出后晾干。整薯有完整的表皮保護,不容易吸收赤霉素,應浸泡10分鐘左右。 

    馬鈴薯催芽時在地面鋪8-10cm河沙,用多菌靈兌水將河沙噴濕潤,然后將薯塊排列在沙上,排列時要將已露種芽和未露種芽的薯塊分開,且將種芽或芽眼向上,切口向下或側放,擺滿種薯后蓋上一層河沙再擺種薯,最后蓋尼龍薄膜,經(jīng)過10~15天后,將已發(fā)芽的種薯取出,煉芽2-3天,待芽長1~2cm時即可種植。 

    4、播種 

    播種時間應根據(jù)馬鈴薯的目標上市時間和馬鈴薯的熟性決定,選擇早熟品種并要求在元旦至春節(jié)上市的,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為宜。 

    6m寬大棚可筑成3畦,留溝寬60cm,溝深15cm左右,便于以后培土。馬鈴薯播種前應扣好大棚膜。由于在元旦和春節(jié)期間上市,收獲的是薯塊單重在30g左右的小馬鈴薯,所以合理密植是十分必要的。播種時每畦播4行,第1行在離溝20cm左右開溝,深度lOcm,株距25-30cm,每667m2播4500-5000穴,用種量約3000kg/hm2左右。種植時首先將薯塊按種芽長短進行分級,實行分級種植可確保田塊出苗整齊,容易管理。播種時在種植溝內隔一定距離放一塊種薯,種芽向上,然后在薯塊上覆蓋細土或草木灰,適當澆水后蓋上地膜。 

    5、田間管理     

    馬鈴薯播種后用地膜覆蓋,再蓋上小拱棚。播種至出苗前要悶棚10天左右,保持棚內土壤溫、濕度,促苗早出。在幼苗頂土時,要及時揭去地膜,以利出苗。待出苗70%以上時開始放風降溫,一般播種后10-15天可出齊苗,隨后進入齊苗后管理。 

    5.1  溫度管理  馬鈴薯反季節(jié)促成栽培中溫度管理十分重要。解除休眠的塊莖在5℃時便可發(fā)芽,但生長極為緩慢。幼芽生長適溫為10~18℃,莖葉生長適溫為18-21℃,塊莖發(fā)育適溫為20℃。在較低溫度條件下,植株生長莖葉粗壯,塊莖形成早,而在溫度較高時莖葉生長旺盛,塊莖生成慢。在生產中,當白天室外氣溫高于10℃,棚內溫度高于18℃時,大棚須進行通風。大棚內溫度高于27~C時會引起塊莖的次生生長,導致薯塊畸形,且大多數(shù)的地下莖長出地面,形成地上枝條,嚴重影響馬鈴薯的正常生產。 

    冬春季棚外氣溫過低,尤其是在O℃以下的晴天夜晚,更需在小拱棚上覆蓋草簾或無紡布,避免植株因“氣溫逆轉”而受凍害。凍害癥狀主要出現(xiàn)在植株頂部葉片,表現(xiàn)為幼嫩葉片的基部出現(xiàn)淡黃色至淡褐色,死亡后變黑褐色。 

    5.2肥水管理反季節(jié)促成栽培生育期短,對肥料的吸收量不是很大,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不再需要施用追肥。 

    在馬鈴薯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對水分需求量是很大的。馬鈴薯的幼苗期土壤含水量以最大持水量的50%-60%為宜,輕微的干旱可以刺激根系的充分發(fā)育。從孕蕾期開始到塊莖膨大期對土壤水分極為敏感,土壤的含水量應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缺水將使產量大幅度下降。生育后期應適當控制田間水分,防止塊莖的二次生長和塊莖病害的流行。 

    5.3培土及其它管理  馬鈴薯播種后10-15天苗出齊,期間由于溫、濕度適宜,雜草發(fā)芽生長迅速,要注意及時防治。除草劑應在馬鈴薯播種后出苗前施用,因馬鈴薯對許多除草劑敏感,出苗后使用需特別注意。未用除草劑的田塊最好在齊苗后進行鋤草,可結合鋤草進行培土。 

    馬鈴薯結薯較淺,在表土7-10cm處,匍匐莖具有雙重性,竄出地面遇光形成地上莖,埋入土層在黑暗條件下膨大形成塊莖。在塊莖膨大期間露光,薯皮會變綠色,產生龍葵素,從而降低品質和失去商品價值。出苗后苗高lOcm左右時結合除草進行培土。 

    馬鈴薯植株出現(xiàn)徒長時,選晴天及時噴矮壯素500mg/kg水溶液1-2次。或視具體情況摘除頂芽,以集中養(yǎng)分,供塊莖膨大。 

    5.4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反季節(jié)促成栽培一般很少發(fā)生病害,不必使用農藥,仍可獲得較好的收成和經(jīng)濟效益。馬鈴薯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和青枯病。病毒病是造成馬鈴薯減產的主要原因,防治可用20%病毒A500倍液連續(xù)噴2-3次。發(fā)生晚疫病時病株要及時拔除、燒毀或深埋,并用10%科佳懸浮液30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馬鈴薯蟲害主要是蚜蟲和地下害蟲等。蚜蟲可用10%11比蟲啉3000倍液噴灑,地下害蟲可在播種時用3%護地凈60kg/hm2撒施。 

    6、收獲 

    當薯塊長至30g以上即可根據(jù)市場行情取大留小分批采收,也可一次采收分級上市。反季節(jié)促成栽培小馬鈴薯產量一般7500-15000kg/hm2,產值1 1250-22500元/hm2.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wǎng)  |  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长武县| 嘉禾县| 高邑县| 尉犁县| 鱼台县| 会同县| 来凤县| 新野县| 唐海县| 南皮县| 彰化市| 新疆| 满城县| 奎屯市| 惠水县| 卢湾区| 惠州市| 盐池县| 锡林浩特市| 泉州市| 桃源县| 宜兰县| 平乡县| 寿宁县| 荥阳市| 廉江市| 陇南市| 图片| 张北县| 安岳县| 罗定市| 大姚县| 惠水县| 商水县| 木兰县| 本溪市| 凤山县| 安仁县| 呼图壁县| 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