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99,婷婷国产v国产偷v亚洲高清,蜜桃av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找準馬鈴薯主食產業化的發力點

   日期:2015-06-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27    評論:0    
      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正在影響著業內科研人員、馬鈴薯種植戶、加工企業和消費者等各方人群的觀念和行動。按照部署,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將由目前的8000多萬畝擴大到1.5億畝。種植面積增加了,產量提高了,怎樣賣出去必須考慮。如何加工出適應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馬鈴薯主食化產品,更是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必須找出突破的關鍵點,扎實推進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編者
 
      今年年初,農業部宣布,我國將著力推進馬鈴薯主糧化開發,使其逐漸成為第四大主糧作物。這一消息正在影響著業內科研人員、馬鈴薯種植戶、加工企業和消費者等各方人群的觀念和行動。按照部署,馬鈴薯種植面積將由目前的8000多萬畝擴大到1.5億畝,畝產量提高到2噸以上。種植面積增加了,產量提高了,怎樣賣出去必須考慮;在生產時代已經轉變為消費時代的大趨勢下,如何加工出適應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馬鈴薯主食化產品首先要解決;目前,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關鍵點在哪里必須找出……這些都在影響著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推進。
 
      創新機制推進產業發展
 
      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基礎是產業發展。目前,我國馬鈴薯產業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市場價格起伏難測,無序競爭;生產上各種病害猖獗、生產成本剛性增長;科技支撐方面品種結構仍需調整、水肥高效利用仍需完善、農機農藝仍需配套,病害防治仍需突破;行業規則急待規范、產品標準急需統一、種薯質量急需檢測認證;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優勢資源難以整合,技術創新與需求脫節,品牌塑造缺乏整體競爭優勢,抓住關鍵解決問題很重要。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馬鈴薯首席專家李文剛認為,馬鈴薯產業發展必須整合資源實現信息共享,規范行業運行規則和統一產品質量標準,在技術集成創新中不斷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跨界整合、集群發展,把握市場的主動權。他覺得個體農民技術更新很難,需要平臺來聯合,美國愛達荷土豆協會這樣成功的榜樣值得業界學習。
 
      陜西省定邊縣興民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種了4000多畝馬鈴薯,理事長陳學軍表示,今年考慮繼續增加面積,合作社引進了加工薯、菜薯等20多個品種搞試驗,比較成功。合作社以抗旱節水為主,應用先進耕作模式,提高單產,今年還負責實施馬鈴薯主糧化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
 
      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技術開發與培訓處處長楊映輝介紹,在我國推進土地規模經營的背景下,馬鈴薯產業規模化發展步伐更快,利于業內新品種、新技術、新生產資料的更新換代和應用推廣,也利于保障產品質量。他估算,僅在我國北方地區,馬鈴薯種植規模在500畝以上的農場主就有3000~5000個,數量很大,如何在組織機制上創新正在探索。
 
      目前,一些馬鈴薯農場主聯合成立了中國馬鈴薯農場主聯盟,整合了產業鏈上的資源,200多個種植面積500畝以上的農場主加入,還包括業內科研院所,農機、農藥、化肥、倉儲、加工等相關企業100多個。要想發揮更大的作用,聯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除了組織形式創新,科研、人才等方面機制創新也急需跟進。目前,我國馬鈴薯平均畝產115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不到發達國家的一半。8000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中,有7000多萬畝處于低產狀態,潛在產能存在嚴重浪費。
 
    而僅靠增產還不能提升馬鈴薯的主糧化地位,不是所有馬鈴薯都可以加工成全粉,目前我國生產上絕大多數采用的鮮薯食用品種都難以滿足主糧化需求。這個現象短期內很難扭轉,育成1個馬鈴薯新品種需要10~13年的時間,即使是專用品種能夠育成,也要和普通品種一樣經過病毒脫除,才能生產出脫毒種薯應用于生產。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教授金光輝負責黑龍江墾區30多萬畝馬鈴薯的高產創建工作。他說,在全國范圍內,像他這樣堅持15年進行技術研究和指導的人不多。國家要在制度上設計,鼓勵農業科研和推廣人員潛心搞科研和推廣。
 
      著眼需求變身正餐必需品
 
    馬鈴薯“變身”主糧,首先要解決口感和工藝問題,讓其真正成為人們正餐的必需品。聯合國糧農組織很早就把馬鈴薯當作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并在種植面積、科研投入上給予其主糧地位的保證。目前,歐洲國家人均年消費馬鈴薯穩定在50公斤至60公斤,俄羅斯人均年消費量更是高達100多公斤。在我國,受消費習慣等因素影響,人均年消費量只有30公斤左右。
 
      楊映輝算了一筆賬,在主食制作中,馬鈴薯全粉添加比例可以占到30%左右,雖然馬鈴薯全粉售價每噸1.2~1.3萬元,高于面粉每噸3000元左右的售價,但是攤到每個饅頭上只要多花幾分錢,而且營養價值高于純米面主食。
 
      中國市場學會品牌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吳之認為,馬鈴薯主糧化內容豐富,包含馬鈴薯的產業化、市場化、商品化、規范化、聯網化、資本化、品牌化、集團化等。如今,生產時代已經轉變為消費時代,顧客真正成為上帝,選擇的主動權在消費者。馬鈴薯進行深加工的前提是市場需要深加工產品,國外馬鈴薯的加工產品花樣繁多,如日本就有2000多個加工產品,土豆泥、土豆粥、嬰幼兒輔食、土豆拉面等等,保證了消費者充分的選擇權。
 
      “馬鈴薯可塑性很強,90年代以前真正是主糧,解決了甘肅人的溫飽問題。90年代以后,隨著薯條薯片等的傳入,又變成休閑食品。未來的馬鈴薯應該是保健食品,要開辟市場,讓人們吃得舒服、吃得健康。”甘肅省定西市馬鈴薯研究所所長李進福說。
 
      土豆傳入中國已經四百多年了,各地有豐富多彩的土豆吃法,已經是主食的組成部分,比如土豆煎餅、土豆莜面等。多開發適合人們口味、愛吃的品種,鼓勵民間吃法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是一個方向。
 
      保證幾方利益突破加工瓶頸
 
       陜西馬鈴薯種植面積有500多萬畝,其中榆林市就有300萬畝。陜西省榆林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馬鈴薯研究所副所長李增偉認為,馬鈴薯產業的落腳點和瓶頸在加工。目前榆林加工滯后,只有一個全粉廠,還開工不足,因為加工的成本高,而市場需求有限。“馬鈴薯產量上來以后,加工跟不上也不行。定邊縣總共種植馬鈴薯面積100多萬畝,可是沒有一個上規模的加工廠,今年定邊的馬鈴薯滯銷了,必須有加工業的拉動才行。”陳學軍說。
 
      李文剛認為,目前我國馬鈴薯供需基本平衡,如果面積增加到1.5萬畝,產量同時提高,那么能不能賣出去、賣給誰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馬鈴薯的產后商品化處理問題越來越重要。
 
      楊映輝認為,保證薯農、加工企業、消費者三方利益是推進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突破口。初期政府要有一定的扶持政策,比如實行馬鈴薯鮮薯最低收購價、收儲加工有補貼、全粉限價銷售,讓農民、加工企業有合理利潤,消費者能認識到馬鈴薯的營養,接受馬鈴薯全粉與面粉或米粉摻合粉的價格,經過逐漸適應到習慣接受再到愛吃這幾個階段,然后再交給市場,這樣是比較可行的。
 
      中國淀粉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馬鈴薯淀粉協會會長周慶鋒認為,推進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必須抓住加工業這個龍頭,綱舉才能目張。馬鈴薯是鮮活農產品,最多能儲存八個月,必須加工轉化成全粉或者淀粉?,F在馬鈴薯種植面積非常大,產量也非常大,經常出現賣難。馬鈴薯價格已經經歷過幾輪過山車式的波動,加工業再抓不上去,對薯農傷害會非常大。
 
      在內蒙古正豐馬鈴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云庭看來,如果儲藏條件合適,馬鈴薯全粉可以儲藏30年,淀粉可以儲藏70年,比其他糧食儲藏期都長,可以隨時需要時再拿出來。而加工收儲企業收購原料、存儲、加工都需要不少資金成本,國家應重點扶持馬鈴薯加工企業,對淀粉、全粉像其他糧食一樣出臺收儲政策,提升加工企業積極性,這樣豐產的馬鈴薯有銷路,加工業穩定發展,市場就穩定了,否則價格容易大起大落。
 
      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正在實施,抓住關鍵點,推動馬鈴薯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合江县| 新疆| 天峨县| 高雄市| 监利县| 措勤县| 九龙县| 桂东县| 瓦房店市| 伊宁市| 南开区| 淳化县| 曲麻莱县| 黄冈市| 收藏| 泰州市| 庄河市| 沂水县| 承德市| 当阳市| 湖南省| 日土县| 甘肃省| 高清| 房山区| 土默特左旗| 砚山县| 新平| 额敏县| 楚雄市| 巴东县| 汤阴县| 章丘市| 灌南县| 九台市| 合山市| 康保县| 宁津县| 新宾|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