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臺創園的枇杷、富民的冬桃、宜良的草莓……深秋的昆明瓜果飄香,作為昆明農業的名片,來自云貴高原的鮮花果蔬遠近聞名。11月5日至8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十二屆昆明國際農業博覽會將在昆明舉辦。昆明將憑借國家級國際農業綜合展會,全力打造全國乃至世界有優勢、有競爭力的綠色馳名品牌,一展昆明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風采。
每年的昆明國際農業博覽會上,昆明高原特色農業品牌備受關注,云花、云菜、云藥十分走俏,名品名牌更是不斷涌現。“昆明既是滇中經濟圈的核心區,又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毗鄰,交通區位優越,物流集散便利,為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昆明市農業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昆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市場為導向,立足資源優勢,搭總部臺、念山字經、打菜花牌、唱林草戲,著重在“特”字上下功夫。突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將昆明打造成為全國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農業輻射中心核心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昆明蔬菜四季飄香,作為許多城市補缺、補淡、補災、補特的“大后方菜園子”,昆明常年種植蔬菜品種7大類100余個品種,是全國著名的商品蔬菜生產區,產品暢銷國內大中城市、港澳臺地區及東南亞、歐美、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去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145萬畝,產量285萬噸,產值51.7億元,外銷180萬噸。為打造好“昆菜”品牌,昆明在繼續推進滇池流域生態農業服務區、東西部優勢高效農業區的蔬菜產業升級的同時,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蔬菜生產經營模式,推進蔬菜合作社發展,建立蔬菜產加銷聯合體。如今,昆明以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為中軸,采取一園多區的建設模式,在晉寧、安寧、石林、宜良、尋甸、祿勸、嵩明等縣區積極建設一批蔬菜產業園區和科技示范園,并在晉寧、嵩明、呈貢重點發展蔬菜產地交易市場及蔬菜精深加工。
說到具有“世界優勢”的農業品牌打造,云花、云藥頗值一提。全國每10枝鮮切花中,就有7枝來自昆明。經過30多年的發展,昆明已形成鮮切花、種苗、種球、盆花、盆景、園林園藝多元化產業格局,“斗南花卉”雄踞“亞洲花都”首位,連續十幾年交易量、交易額、現金量、人流量和出口額全國第一。昆明鮮花產業一枝獨秀,未來,昆明還將重點建設以晉寧、宜良、石林、嵩明、安寧為主的花卉產業示范區,布局鮮切花生產基地和盆景盆花及園林綠化苗木基地,并在富民、尋甸、祿勸布局鮮切花和加工用原料花生產基地和園林綠化苗木生產基地。到2020年,全市花卉園藝生產面積達30萬畝,花卉園藝產值達60億元,昆明將建成帶動全省,輻射東南亞、南亞的鮮切花交易中心和亞洲花都。與此同時,昆明作為全省中藥材產業的研發和加工中心,在高新區集聚了云南80%以上的生物企業。形成了以三七、重樓、草烏為重點的中醫藥產業鏈條,云南白藥、昆明中藥廠、云南植物藥業、積大藥業、三七科技等知名企業品牌的集聚發展,支撐起昆明的“大健康”產業。記者從市農業局相關部門了解到,下一步,昆明將建2至3個中藥材種質資源庫,爭取1至2個中藥材通過GAP備案,建成單品種種植規模5000畝以上的特色中藥材基地3至5個;在祿勸、東川、尋甸、倘甸“兩區”、富民、石林、宜良、五華等縣區,發展草烏、三七、重樓、當歸、附子、黨參等特色中藥材種植基地20萬畝,產值達到10億元。
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和建設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的總目標,昆明正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做大做強農業特色產業,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優勢”的農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