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走訪市區鹿鳴路、大慶新村、人民路等多家農貿市場發現,進入4月份,由于淡水魚主產區的存塘量進一步減少,產量驟減,貨源緊張,供不應求,致使市區淡水魚市場“漲”聲一片。其中鯽魚、鳊魚、青魚價格持續強勢上漲,其余品種淡水魚價格暫時穩定。
“師傅,鯽魚多少錢一斤?”“11塊。”“多少?”“11塊。”這是昨天上午在鹿鳴路農貿市場,家住溫馨花園小區的陳先生買魚時和魚販的對話。陳先生告訴鹽城晚報記者,沒想到最普通的鯽魚居然賣到了11塊錢(500克),“他(魚販)第一次告訴我價格時我還以為聽錯了呢。”
市場里一位姓張的魚販告訴鹽城晚報記者,由于現在常規淡水魚存塘量明顯減少,品種不多,產量偏低,導致了塘口價格回升,其中鯽魚、鳊魚回升幅度較大,市場價格自然就會跟著抬高了。
而據市價格監測中心監測到的數據顯示,5月17日,鳊魚每500克11元、鯽魚每500克11.5元、青魚每500克6.5元,比5月4日每500克分別上漲1元、1.5元、0.3元,漲幅分別為10%、15%、4.8%。
在鹽城晚報記者昨天的走訪過程中,農貿市場魚販們介紹,在每年5月左右魚價都會達到高峰。這主要是由于去年的成魚已經銷售得差不多,而2月份才下的魚苗還沒有長成,加上春季低溫,魚苗生長期延緩,差不多要等到7月新魚下來后,價格才能慢慢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