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期天氣原因造成生豬成長緩慢,且出欄量依然處于低位,往年5月的淡季“跳水”行情并沒有被復制。羅經理不得不去價格相對便宜的云浮、茂名等地尋收購源。
本周全國豬肉價格重拾升勢,出欄均價高達10.44元/斤,距離10.53元的5月高點僅一步之遙。機構普遍預期,肉價上行速度放緩,但將受到出欄量低位運行、天氣因素的影響,未來幾個月將保持10元每斤以上的高位震蕩。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養豬股,多家養豬上市公司預期半年報業績暴增數倍甚至數十倍。
不同地區出欄均價差距再拉大
經過了5月第一周的小調整,上周至今,國內豬肉市場價格重拾升勢,均價連續上漲6個交易日,至本周三,搜豬網、新牧網統計到的全國生豬出欄報價高達10.44元每斤。
記者調查后發現,各地豬肉出欄、批發價格的差異正在拉大。以本周三為例,江蘇市場的生豬均價達10.61元/斤,而陜西地區的生豬出欄均價卻只有10.25元/斤,兩者相差0.36元/斤。而在廣東,惠州部分地區的生豬出欄價格周三高達11元/斤,而茂名有的地區的生豬出欄價格低至9.9元/斤。
造成價格差異較大的原因在于屠宰場(即中間商)的夏季采購策略。每年5~8月屬于全年采購淡季,屠宰場往往在此期間進行“壓價”,以2013年、2014年的市場為例,6月豬肉出欄均價比4月價格低了15%以上。然而,今年情況卻頗為不同,適逢肉價刷新高,處在火箭上升行情中,屠宰企業在各地的壓價行為并沒有往年那么成功。或者說,“壓價行為”在湖北、陜西、河南等養豬大省比較成功,而在環保政策推行較快的經濟較發達省份,比如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就不是那么成功。
肉價將維持在高位震蕩
廣州記者采訪了廣州白云區的一家知名食品(屠宰)企業,其負責采購項目的副總經理認為豬肉收購遭遇了多年未遇的“瓶頸”,“直到5月,我去十家豬場采購,六七家都在‘惜售’。‘惜售’的原因并不一致,有的養殖戶是因為前年大減了母豬數量,今年來不及補欄,有的則是因為仍看高下半年的走勢,不愿意這么早出欄。”他透露,本地幾家大型屠宰企業的聯合壓價行為目前來看是“泡了湯”。
此外,肇慶養豬場的黃老板說,一季度的天氣與往年不同,冷熱反復無常,不利于生豬的成長。
鑒于此,新牧網分析師梁明認為,夏季是“傳統淡季”,全國豬肉價格的走勢仍將以高位震蕩為主,很難出現大幅度“跳水”,預計9月之前的均價或在10.2~11.2元/斤之間震蕩。從技術圖形來看,自去年11月以來的半年圖形,已經完成了“加速上行”的那一段,4月之后,漲勢放緩。預計,隨著北方豬的“南下”,肉價想要繼續暴漲,可能性不大。消費者、屠宰場不用過于擔憂。
養豬股:業績暴增仍是大趨勢
5月A股的“養豬股”走勢并不理想,一直處在橫盤震蕩中,遇到本周大盤萎靡,養豬股也難以獨善其身,出現了集體走跌。不過,2016年的養豬股業績不錯,如“領頭羊”牧原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2035%。雛鷹農牧更是預期半年報凈利潤同比暴增8612%~8660%。普漲且暴漲的業績在目前A股市場中幾乎找不到第二個板塊。
鑒于此,中投證券分析師認為,大盤探底之際,“養豬股”的抄底價值越來越高,值得散戶普遍關注。但并非所有的養殖股都有此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