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影響魚價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響魚價的因素主要是兩點:
1、市場需求量,也就是水產品的消費量。就華中地區而言,水產品的消費量不僅包括本地的鮮活消費,還有水產品加工、作為餌料魚和長途外銷三個流向。
2、市場供應量。市場供應來源于本地和外地。需要注意的是,供應量并不等同于產量,在水產養殖產品達到上市規格后,受養殖戶的銷售意愿和銷售條件等影響,會存在推遲上市。
正是以上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水產品價格行情很難精準預測。
對于2015年的市場總體需求,從大層面看,主要受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其次就是豬魚比價,也就是替代消費的問題。
從國家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來看,雖然最近兩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前幾年有所減緩,但整體形勢仍在發展。常規水產品的主要消費人群是普通的老百姓,國家政府部門的一些整頓工作不會影響大眾消費需求,這一部分不會顯著下降,對水產品的整體消費能力基本能保持在2014年的水平。
至于豬魚比價,豬價低迷、養豬虧損的這種局面已經持續了很長的時間,生豬養殖業一直處在調整中,一部分小規模養殖戶和散戶已經退出,這也導致今年豬價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升。隨著時間推移,生豬養殖業的調整還會繼續,豬價上漲的趨勢基本已定。
綜合以上兩點分析,我們無法說2015年常規水產品的需求會上升多少,但是基本不會下降。
再看水產品的產量,主要受魚種投放量影響,包括兩種。一種是大規格魚種,在華中地區主要指兩冬齡魚種,規格在1.5-3斤/尾。另一種是當年魚種,規格在15尾/斤-0.3斤/尾,超過0.3斤規格的在華中區占比很小。同時也要考慮養殖密度和規格的變化。0.1斤/尾的草魚魚種,在不同的養殖模式下,都可以實現1.5斤-5斤的銷售規格,好在這種放養模式大規模調整的情況一般很少出現。
二、2014年不同品種苗種產量情況
受2013年底魚種價格嚴重偏低的影響,加上2014年的氣候異常,各品種水花的產量下降,同時養殖規模略有下降。下面將各品種苗種2014年產量的信息給大家做簡單分析。
大規格草魚魚種:受2014年成魚價格過于低迷的影響,一部分養殖戶會壓塘,而且數量上較2013年會顯著增加,這增加了大規格苗種的存量。從我們統計的數據看,2015年較2014年增加30%左右。
當年草魚魚種:就目前了解的信息來看,華南地區草魚苗種產量基本與上年持平,華中、華北地區的草魚苗種產量下降在20%左右,華東地區略有增長,但是總量很小,對全國的影響很小。
鳊魚魚種:國內養殖鳊魚比較集中的區域主要有兩塊:江蘇常州地區及周邊,湖北仙桃五湖農場及武漢市東西湖區。鳊魚魚種受2014年年初的價格過低(最低2元/斤左右)的影響,加上成魚價格很不理想,今年鳊魚苗種的養殖量下降4成以上。與草魚等品種不同的是,鳊魚魚種和成魚長途銷售的比例很少,即這種局面受外圍的影響很小。
鯽魚魚種:雖然最近幾年鯽魚苗種和成魚的價格一直不錯,但華中地區目前尚沒有大規模專養鯽魚苗種的模式,華中地區鯽魚苗種一方面來源于苗種池塘套養,另一方面來源于江蘇,但總量很小。鯽魚苗種的產量與2013年相比下降5-10%,總投苗量估計略有下降。
白鰱、花鰱魚種:目前華中地區的白鰱、花鰱養殖主要是在草魚池塘套養,放養模式最近幾年沒有大的變化。今年受苗種養殖面積下降和不利氣候的影響,產量略有下降。
三、不同品種成魚2015年行情預測
白鰱:預計白鰱加工產業2015年不會出現大幅度的變化。本地白鰱的一個重要去向是滿足黃鱔養殖的需求,2014年受氣候的影響,黃鱔的養殖規模下降了30%以上,好在盈利情況雖然沒有前幾年高,養殖戶也能接受。基于養殖規模和氣候的考慮,預計2015年黃鱔養殖對白鰱的需求會上升,小規格白鰱的價格會比2014年好,但很難回到2013年的價位。
在華中地區養殖模式下,大規格白鰱與小規格白鰱的成本差異并不大,所 以適當降低密度或者提升苗種規格,進而提高成魚的銷售規格,對保證養殖效益很有必要。
花鰱:主要是鮮活消費。從2014年的情況看,花鰱需求量基本與2013年持平。受苗種限制,2015年產量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價格會維持2014年的價位。
要想提高花鰱養殖的效益,關鍵是提高成魚規格。在養殖模式上,建議不要增加密度,通過適當調整技術方案,可以很輕松將花鰱的產量和規格提高20%左右,效益相應提高20%以上。
大規格草魚:2014年年底壓塘草魚的數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由于2014年大小規格成魚的銷售價差拉開,一部分客戶會調整養殖模式。受此影響,全年大規格草魚的銷售價格都會略有下降,初步預計在0.5元/斤左右。
如果結合養殖模式調整,該模式養殖效益相對比較仍會有保障,但一定不要對熱水魚價格有過高期望。
小規格草魚:受苗種供應量減少的影響,2015年新魚上市量總體下降,下半年2-3斤草魚魚價在2014年基礎上會有明顯上升,預期會回到4.5元/斤以上,效益會比2014年有所改善。
鯽魚:在華中地區主要作為套養品種,產量一直不高,雖然最近兩年受到江蘇鯽魚的部分沖擊,但價格一直比較堅挺,特別是在每年的5-9月份。2015年產量下降,需求不會有大的變化,價格會與2014年持平或者略漲。
鳊魚:2014年有一部分鳊魚壓塘到2015年銷售,但是很難維持到7月份;7月份之后,主要是新鳊魚上市。受苗種大幅度減少影響,鳊魚的產量會下降30%以上,價格會有有較大幅度的上升。
青魚:大青魚養殖利潤較高(包括養殖增值利潤和囤魚價差),在華中地區主要是集中在年終消費,比如贈禮或者福利,每年的銷售時間很短。最近兩年受產量和國家整風工作等的影響,價格難有提升,或者有價格但銷售困難,因此不建議大規模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