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之后,股民卻“悲傷”地發現,豬肉價格又漲了。市養豬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繼4月份生豬價格摸到7元/斤的保本紅線,結束了長達20個月的虧損后,目前生豬收購價最高已漲至7.8元/斤。在零售環節,表現得比較明顯的是排骨價格平均每斤已飛漲至20元。在養殖戶看來,排骨價格漲勢略顯“夸張”,這主要與節假日因素有關,而豬肉價格普漲,生豬存欄量減少是主要推手。
全國生豬價格已連續11周上漲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全國豬肉價格自4月中旬開始上漲,與4月16日相比,6月18日,豬后臀尖肉、豬五花肉全國日均價分別上漲6.3%、6.7%,其中東北地區價格整體漲勢較為明顯。目前全國豬肉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4%左右。
生豬價格方面,國內生豬收購價自今年3月下旬開始連續回升。截至6月8日至14日,全國生豬收購周均價已連續11周上漲,累計漲幅達12.2%,價格為每斤7.28元。目前全國豬價處于近三年來同期最高水平,截至6月14日,全國生豬收購價分別較2014年、2013年同期上漲6.9%、1.0%。
市場:借端午小長假豬肉價格跳漲
這個端午節,市民張女士逛金三角市場買肉時發現,豬肉又漲價了。從張女士提供的家庭賬本看,半個月前,豬五花肉是10.8元/斤,排骨每斤是17元錢左右。昨天,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豬五花肉已漲至12.8元/斤左右,排骨則漲得更兇,每斤漲到了20元錢。張女士端午節當天買了4斤排骨,算下來比半個月前多花了12元錢。“這兩天豬肉又漲了。”金三角市場一位豬肉攤販告訴記者,豬肉的價格每斤最高漲了2元錢,排骨則漲得更多些,“主要是過節嘛。”這位攤販認為,豬肉漲價與端午小長假有關。
養殖戶:“經歷20個月的虧損,總算松口氣了”
“進入6月份,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市養豬協會會長彭福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6月初,生豬收購價漲至7.6元/斤,最近幾天,生豬收購價最高漲至7.8元/斤,這個價格相當于回到了2012年的年景。“養豬戶已經開始盈利了。”彭福君說,而此前,大連的豬肉價格經歷了20個月的下跌,“這也是大連生豬養殖戶經歷的最長一個虧損期。”彭福君說。
據了解,本市豬肉收購價的保本紅線約為7元/斤,而從2013年10月份開始,本市豬肉價格就走入低谷,持續低于上述保本紅線。在去年6月和7月份,本市生豬收購價一度達到6.8元/斤,此后,生豬收購價一路走低。今年春節前,本市的生豬收購價甚至只有5.7元/斤左右,當時養殖戶每賣一頭豬就會賠300多元錢。“其實算上各種折舊成本,收購價每斤達到7塊5才算不賠錢。”普蘭店利君種豬場場長李來君說,經歷了那么長時間的“賠本期”,現在總算是能松口氣了。
原因:存欄減少收購商無豬可收
夏季,人們飲食多以清淡為主,肉食的攝入量有所減少,本應是豬肉銷售的淡季。那么,淡季豬肉價格為啥不降反漲?業內人士稱,主要原因是生豬飼養量減少。彭福君表示,去年末之前,本市能繁殖母豬養殖量在100頭以上的中型和大型養殖場約300余家,“當時無論大小養豬場都賠錢,有的還在咬牙挺著,有的面臨倒閉。”彭福君說,不少養殖戶終因支撐不下去而倒閉,“即便仍堅持下來的養豬場,也削減了飼養量。”彭福君說,據粗略估計,生豬存欄量下降了近三成左右,豬肉價格因此被抬高。
李來君的養豬場存欄量在1800頭左右,“在價格低谷的時候,我也咬牙堅持沒減存欄量。”李來君說,身邊有太多的養豬場因為挺不住而關門。李來君的堅持在最近見到了效益,目前養殖戶每賣一頭豬,能賺150元~200元錢。
生豬價格拉高至盈虧紅線以上,也促成了收購商和養殖戶之間角色“反轉”。李來君說,豬價低迷時,養殖戶都得求著收購商幫著把豬銷出去,“豬越長越大,不賣不行啊。”如今豬肉價格抬頭,收購商“三天兩頭”打電話求購豬肉,“收購商現在因為收不到豬,經常給我們打電話。可是,豬也不是一天就能長大的。”李來君說。
與去年末相比大連少養了50萬頭豬
新華社經濟分析師認為,此輪豬肉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是生豬供應量下降,而非市場需求增加。“事實上,大連的豬肉消費量還下降了15%~20%。”彭福君表示,這主要與氣候和人們的飲食結構調整有關。
據分析,豬肉價格上揚,與目前生豬存欄量處于較低水平的市場格局有關。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生豬存欄量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9.8%;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5.5%。縱觀近年數據變化,生豬存欄量環比自2014年10月開始下降,至今累計降幅達11.5%,基本降至近7年來的最低點。能繁母豬存欄量更是如此,其存欄量自2013年2月份開始呈持續下降態勢,截至今年4月份累計降幅超過22%。
相關數字統計顯示,與去年末相比,大連的生豬飼養總量下降了20%~25%,業內估算,這個百分比對應的是少養了約50萬頭豬。
業內反應豬肉價格上漲補不補欄是個問題
“有的養殖戶正在醞釀補欄,預計一年后,大連的生豬飼養量又會上漲。”彭福君說,飼養量一旦迅猛上漲,造成供大于求,勢必會再度拉低市場價格。彭福君說,這些年來,他經歷過數個“豬周期”,究其原因,是供需矛盾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既要從市場需求出發,又不能完全聽市場的。”彭福君告訴記者,目前有不少養殖戶養豬全憑感覺,靠“撞大運”,缺乏科學的規劃和風險預判,這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業內人士同時呼吁政府相關部門加強指導,把本市的生豬飼養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這樣,在保證市場需求的前提下,也能確保養殖戶的收入。
目前市場行情見好,養殖戶是否要擴大存欄量?李來君表示,現在豬肉價格剛剛有所緩和,手頭資金并不寬裕,另外,他也不想盲目擴大飼養量,“還是保持現狀,觀望一段時間再說吧。”李來君說。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預計近兩三個月國內豬肉價格將呈震蕩上漲態勢,但幅度有限。到九月份以后消費需求進入旺季,市場價格將出現新一輪的明顯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