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郴州城鄉居民消費主要肉食品,豬肉的價格對老百姓生活影響明顯,也成為消費價格指數(CPI)監測重要數據。
當很多市民還對4年前夏天的那次豬肉價格上漲記憶猶新時,這個夏天,豬肉價格漲勢毫不遜色,近段時間來更是一天一個價。
豬肉價格到底漲到了什么程度,市民反應如何?7月28日,記者深入市城區多家農貿市場、超市進行調查。
劉女士:豬肉價格太貴就不買了
早上8時,記者來到蘇仙農貿市場。此時正是最熱鬧的時間段。記者詢問了幾個攤位的肉價:前胛肉每公斤36至40元;瘦肉每公斤28至30元;帶肉排骨每公斤36至40元,不帶肉的排骨每公斤40至44元;一刀切的帶皮肉每公斤26至30元;五花肉每公斤30至32元。攤主坦承,豬肉價格比一個月前大幅上漲,漲幅在25%至40%之間。
這樣的價格足以嚇跑好些顧客!
劉女士是郴州電業局退休人員,家庭經濟還不錯,當天計劃買點五花肉紅燒吃,但卻沒有如愿以償。劉女士在一個肉攤前拎著一塊五花肉翻來翻去看了好久,覺得那塊肉還不錯。但是,她最終還是放下了。“太貴啦!原來每斤12元,現在竟然要16元了。還是不買了。”劉女士決定去買一些雞、魚、蛋。
10時,記者來到羅家井綜合市場肉類區。正在這里買肉的王志兵老人告訴記者,她是第一人民醫院退休職工,她和老伴年紀都大了,每天要買點瘦肉做湯,但最近豬肉價格飆升得太快,她都有點下不了手了。“平時我和老伴吃藥、住院的開銷本來就大,現在每個月買肉還要多出好多錢,希望肉價能夠盡快降下來。”老人在市場內不停地轉來轉去,問著各個部位豬肉的價格……
李奶奶:從買土豬肉到排骨再到碎骨
上午9時,蘇仙嶺街道居民李奶奶像往常一樣來到蘇仙橋下的東苑閣農貿市場買菜。今天,她卻與往常又不一樣。她舉著剛剛買下的一袋小小的骨頭告訴記者:“這是碎骨,僅買了3兩,但已花了4塊5。原來豬肉便宜時,我是買土豬肉,那時土豬肉也就20多元一斤,每星期買兩三斤;后來豬肉漲了點價,我就買這些飼料豬的排骨,那時豬排是16元一斤;現在豬肉價漲得太快了,排骨賣到22元一斤,排骨我是買不起了,所以今天改買了碎骨。”
李奶奶介紹,她每天負責全家四口人的伙食,本來天氣熱,每天要給家人熬點湯喝的,現在的豬排骨太貴了,大人也就免了,但孫子還小,每天要給他熬點骨頭湯補鈣。
李老師:數錢時心痛,但不得不買
郴州電大的李老師在蘇仙農貿市場買了2根排骨。她苦笑著對記者說:“數起錢真是心痛,帶肉的排骨每斤都要20元,兩根排骨就花了40多元,現在豬肉價格太貴啦。但是沒辦法,因為小孫女天天要吃,要補鈣、補營養,再貴也要買。為了省點錢,我有時會選擇一些龍骨、豬腳燉湯。哎,相當于把退休工資漲的260元錢用來補貼肉價啦。”
像李老師一樣,在沃爾瑪超市買肉的市民何昆也感到無奈:“連五花肉都要15.9元一斤,買了1斤1兩五花肉就花了17元多。但生活習慣是這樣,不吃肉不行啊。”
肉販劉盛賓:肉價越漲越沒錢賺
市民一個勁地埋怨肉價貴,責怪肉販子時,肉販子也在叫冤。
“生意難做啊,肉價越漲我們越沒錢賺,搞得不好兩個人忙一天才賺幾十塊錢。大熱天,豬肉變質快,要日日清,賣不完就要虧本。”蘇仙農貿市場2號肉攤的劉盛賓叫苦不迭。劉盛賓拿出當天的收據給記者看:“豬肉重量243斤,單價每公斤26元,共計3159元。”他介紹,端午節后殺豬價就開始上漲,原來每天一角錢一角錢地漲,近段時間來每天兩角錢到五角錢地漲,已從當初的9元,快速漲到13元了,漲幅44%,賣一頭豬,成本要增加約1000元。“一頭豬有20多斤肥肉,這些肥肉每斤才賣三四元,瘦肉、豬內臟之類漲不了多少,就只有靠骨頭漲點價了。”劉盛賓攤攤手說,“價格一漲,很多人只是問價卻不買。肉價上漲也容易導致不良肉類進入市場。”
看到記者采訪,雖然當時生意很忙,但周邊攤主也都忙里偷閑抽身過來訴苦,一再表示肉價上漲給他們的經營帶來很大的困難。14號攤主擔心肉價還會漲,那他們的日子就更難了。
呂老板在鑫沙苑農貿市場近4年了,對最近一個月來豬肉漲價她也很無奈,“肉價太貴,市民就不買。一到下午,攤上剩的全都是排骨、豬腳。”
東苑閣農貿市場的攤主楊小平、何平香等,希望政府采取措施抑制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