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枝干鉆蛀害蟲之一,又名茶枝鐮蛾、茶蛀梗蟲,屬鱗翅目織葉蛾科,學名為Casmara patrana Meyrick。
中國各產茶省均有分布。
形態:成蟲體翅茶褐色,體長15~20mm,翅展32~40mm。前翅近長方形,外緣灰黑,內方有大塊土黃色斑,近翅基中央有一紅色突起小塊。卵馬齒形,長約1mm,淡米黃色。幼蟲細長,腹部黃白微紫,腹末兩節背板骨化,蛹長18~20mm,黃褐色,腹部第4~7節前后緣有褐色脊起。
生活習性:在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均有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被害枝干內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開始化蛹,4月下旬成蟲開始出現。白天不活動,常以前中足攀附枝葉,懸掛于茶叢上。6月上、中旬幼蟲開始孵化。幼蟲老熟后在枝干上部咬一圓形羽化孔,并有白絲封閉,孔口下方的蛀道內,布滿絮狀物,化蛹其中。
防治:抓住6~8月剪除被害蟲枝,結合防治其它害蟲施藥。
中國各產茶省均有分布。
形態:成蟲體翅茶褐色,體長15~20mm,翅展32~40mm。前翅近長方形,外緣灰黑,內方有大塊土黃色斑,近翅基中央有一紅色突起小塊。卵馬齒形,長約1mm,淡米黃色。幼蟲細長,腹部黃白微紫,腹末兩節背板骨化,蛹長18~20mm,黃褐色,腹部第4~7節前后緣有褐色脊起。
生活習性:在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均有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被害枝干內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開始化蛹,4月下旬成蟲開始出現。白天不活動,常以前中足攀附枝葉,懸掛于茶叢上。6月上、中旬幼蟲開始孵化。幼蟲老熟后在枝干上部咬一圓形羽化孔,并有白絲封閉,孔口下方的蛀道內,布滿絮狀物,化蛹其中。
防治:抓住6~8月剪除被害蟲枝,結合防治其它害蟲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