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氣候條件對茶葉的栽培有著不同的要求,關鍵是找到他的特點,在馬里共和國那種炎熱的氣候下,常年溫度較高,日照時間長,茶樹新陳代謝旺盛,有著很好的地理條件。
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緣,西鄰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北、東與阿爾及利亞和尼日爾為鄰,南接幾內亞、科特迪瓦和布基納法索,為內陸國。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干旱炎熱。中、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全年分為三個季節: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2月為涼季。熱季最高氣溫達50℃,涼季最低氣溫為14℃。
由于常年溫度較高,日照時間長,茶樹新陳代謝旺盛,全年茶樹新梢無明顯的休止狀態,因此一年四季都有茶可采。只是有旺、淡季之分。主要考慮到茶樹在一年中應有一定的留養生息時間,所以大部分集中在5~11月采摘,這時期的產量占年總產量的90%以上,也就是說,雨季是茶葉采制加工的高峰季節。
馬里發展茶葉生產。得到了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我國對馬里的主要經濟援助項目之一。幾十年來,我國曾多次派茶葉技術專家前去指導。在我國技術專家的指導下,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為了發展馬里的茶葉生產,主要采取了以下技術措施。
1.抓剪、采、肥,加強茶園栽培管理
在當地高溫多濕的雨季里,由于剪后的第一輪芽葉來不及采摘或采不干凈。芽葉就極易老化,影響第二輪芽葉的萌發。為此,在保持茶園水肥充足的條件下,在同一塊茶園,每年至少必須深修剪兩次,否則就會嚴重影響當年產量。修剪時間分別在4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這樣既可提高發芽密度.增加茶葉產量,又能提高芽葉嫩度,提高鮮葉品質。一般情況下,修剪后一個月左右就可采茶。采摘掌握批次分明、及時采凈的原則,不延誤季節。不使芽葉老化。為促使茶樹長勢旺盛,提高產量,除及時清除茶園雜草外,每年每公頃茶園還需施尿素、復合肥等催芽肥500~600公斤。分別在每次修剪后茶芽開始萌發時施下,因此時正值雨季,茶園土壤濕潤,加上土壤沙性較重,施肥后對促進芽葉生長,增加產量效果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