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莉曹螺又稱花心蟲,與雙紋須歧角螟屬同種異名,在福建、云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四川和江西等省、自治區的茉莉園普遍發生,不僅發生面積大,而且該蟲直接為害茉莉的經濟部位-花。若茉莉蕾螟在花蕾初期侵人,可致使花蕾不能膨大,提早干枯,絕收;若在花蕾后期侵人,則花蕾蛀孔,茉莉花的品質降低, 是茉莉花的首要害蟲。
1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為5 ~ 8mm,翅展10 ~ 13mm,體為白色略帶灰褐色,頭白色,前翅中央有白點(新月形白色絨紋), 后翅近內緣為黑褐色,前后翅有兩條黃褐色橫絨紋,下唇須向前方突伸,腹部背面后方有暗褐色部分。肩披發達,中足有距1寸;后足有長距2對。雌蛾腹部稍為粗大平直; 雄蛾腹部較細小,末端稍向上翹。
卵:大小為0.5mm X 0.3mm,扁平,卵形或半橢圓形;形狀和顏色隨著胚胎發育而變化,初產時為淡綠色, 透明,表面有弱網紋,發育后逐漸隆起,顏色變為淡黃色和黑色。孵化前可透見卵內幼蟲褐色的頭。
幼蟲:剛孵化幼蟲為淡白色,長約0.6mm。體色逐漸轉綠,老熟為綠色,頭部暗褐色,體長8-10mm ,胸盾片褐色至黑褐色。
蛹:體長為3-5mm,較粗壯,起初青白色,后漸變為紅褐色,吐絲作繭化蛹,觸角及翅痕伸達腹部第四節, 腹末突出,并具臀棘,末端不卷曲,第10腹節兩側各有2根短刺。
2生活習性
初孵幼蟲先在嫩枝或花梗、花蕾上爬行,尋找適當部位,然后由花萼或花瓣咬孔蛀入蕾內取食(無花時為害嫩葉、新梢及嫩莖】,將花蕾蛀食一空,留下大量糞便及外層花瓣,然后轉蕾為害,使受害幼蕾凋萎或變紫變紅, 花農俗稱為“紫紅花”。成蕾受害雖能開放,但留有糞便污染和為害孔,在雨天容易霉爛,嚴重影響了茉莉花的產量和質量。一般一頭幼蟲可為害4 ~ 5朵花蕾,常見一個花序數朵花蕾被蛀害,轉蕾時多從花冠頸部蛀人,留下較明顯的蛀孔,部分糞便從蛀孔排出,暴露后變為暗褐色。一般一朵花有一頭幼蟲,偶爾可見2 ~ 3頭同朵為害。幼蟲老熟后棄蕾而去,在植株下部葉背近邊緣處或枝條上吐絲結繭,經1~2d化蛹其中。在云南幼蟲歷期為10 ~ 13d,剛化踴時為淡綠色,以后逐漸變為紅褐色,蛹期為4~ 10d。成蟲多于夜晚8時后羽化,羽化后1 ~ 2d開始交尾產卵,雌成蟲將卵產于花蕾表面或嫩芽、嫩葉、花梗、花萼上(以花萼、花梗上居多),散產,有時可見多粒分布在一個花蕾上。開始產卵時,一夜可產8 ~ 9粒,多達17 粒。1頭雌蛾可產卵30 ~ 40粒,最多達192粒,成蟲產卵后4 ~ 6d死亡。成蟲趨光性和趨化性弱,白天極少活動, 靜伏于茉莉叢中蔭蔽處,翅向外側半張,腹部上翹,頭貼停歇處,觸角置于身體兩側,性好靜,飛翔力不強,受驚后僅做短距離飛行。冬季茉莉花修剪后。在剪去的中上部枝葉上,可查到作繭化蛹的花心蟲;12月至翌年2月在田間調查,可在茉莉花莖桿裂縫內、根莖土壤縫隙內見到蛹或預踴(該蟲的越冬狀態為預蛹)。茉莉蕾螟在福建福州一年發生7 ~ 8代,在廣西橫縣一年發生10代,而在云南元江4~10月份繁殖10~11代,世代歷期為21.1 d,比福建、廣西的26.5 ~ 27.5 d縮短5 ~ 6 d,世代重疊現象明顯。
3茉莉營蜞的發生與環境的關系
茉莉蕾螟田間消長與環境因素的關系較為復雜。
3.1與茉莉品種的關系
據調查雙瓣茉莉比單瓣茉莉的蕾螟發生多,受害嚴重。雙瓣茉莉的花蕾較大,花瓣數多為13 ~ 15枚;而單瓣茉莉的花蕾較小,花瓣數多為7 ~ 8枚,兩者相比雙瓣茉莉較利于茉莉蕾螟蛀人、取食和生長發育,故蕾螟發生量較單瓣茉莉多。
3.2與氣溫關系
據飼養觀察,茉莉蕾螟適溫范圍為10 ~ 30℃,最適溫度20 ~ 25℃。房前屋后或樹蔭下的茉莉園較開闊的茉莉園發生早而多;凡是暖冬、暖春的年份較冬、春寒冷或倒春寒的年份發生早而多。
3.3田間管理
管理粗放的茉莉園,其蟲源比管理精細的茉莉園蟲量多,發生早而多。
4防洽方法
根據茉莉蕾螟發生危害特點和茉莉花多作為窨制花茶的原料,應采取護益控害對策,具體措施如下:
4.1適時臺割或摘除早春和秋末的花蕾
在立春后第一次中耕除草時,剪除枯枝及有病蟲的枝梢,把定植多年、植株衰老、產量不高的茉莉樹于清明前后進行臺割更新,殘枝集中燒毀,消滅蟲源;同時早追肥和培土,恢復樹勢增強植株抗病蟲能力。此外, 早春和秋末的花蕾,因花少、香氣差,花農不采摘,這為茉莉蕾螟等害蟲提供食料,使之正常生長發育和越冬,成為當年或翌年的主要蟲源,應及時摘除這些花蕾達到減少蟲源目的。
4.2護益控害
常見的有益生物如:麻雀、八哥、喜鵒、烏鴉等鳥類;旱地蜘蛛、蛙類、晰蜴、步行蟲、螞蟻、草蛉、瓢蟲、隱翅蟲等捕食性的有益動物以及寄生蜂有縱卷葉螟絨繭蜂、革腹繭蜂、食心蟲白繭蜂、赤眼蜂等,它們常于茉莉園捕食或寄生害蟲,保護天敵充分發揮其自然控制作用。
4.3搞好蟲情測報,科學用藥
加強茉莉園蟲情調查與測報,掌握成蟲盛發時,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如:龔歌(20%氟蟲雙酰胺6000倍液〕、敵殺死乳油1000倍液、來福靈800倍液等化學殺蟲劑或BtA天霸〈WP800倍液〉、天泰(2.1%WP1000倍液〕、愛福丁 〔 24.5%EC 1500倍液〉、阿維菌素〈1. 8%EC2000倍液〉、金福丁 〈 1%EC1 000倍液〕等生物農藥于傍晚進行均勻噴霧,防治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