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寒冷,茶樹光合作用的下。周年測定結果表明,冬季茶樹光合作用強度最低,到春季逐漸上升。主要原因是低溫條件使葉片氣孔閉鎖、碳水化合物蓄積受阻。光合作用受阻的機理是光能相化學能的變換反應,特別是電子傳遞系統Ⅱ受到抑制。為了解決地溫對光合作用的抑制,在茶樹植株表面采用被覆處理,結果表明,可使越冬葉的光合能力提高,遮光率20%~60%時效果最好。再出去被覆物后,4月18日20%遮光率的被覆處理,茶樹光合能力開始增加30%。被覆物的折光率在80%以上時,茶樹光合能力反而下降。到5月7日,這種光合能力的增加更為明顯,20%遮光率的被覆處理,其光合能力比不被覆處理增加15%左右,60%遮光率的增加35%以上。總的來講,被覆處理得頭茶產量可增加103%~140%(平均120%),寒害嚴重的年份這種效果更加明顯。同時進行了分別控制茶園地下部和地上部溫度的試驗,于12月中旬至豎年3月上旬設定白天氣溫為10℃和15℃(夜間氣溫5℃)兩個處理,土溫設定為5℃和10℃兩個處理,共4個試驗區。
研究表明,新芽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以氣溫15℃、土溫5℃處理最高,氣溫15℃、上問10℃處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反較氣溫15、土溫5℃處理低。新芽生育情況在高氣溫和低土溫區反有減弱趨勢。如上可見,在冬季寒冷條件下,采用噴霧裝置保持較高的氣溫對新芽生育有利,山地茶園可進行被覆處理以達到保溫效果。